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桑代克的三大定律是什么?桑代克三句話總結(jié)學習規(guī)律

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通過餓貓迷籠實驗,總結(jié)了學習的三大定律,分別是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準備律是說在學習前必須有所準備,才能在實行學習計劃時感到滿意,練習律則是指必須反復練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而效果律是說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練習的積極性,下面就跟著探秘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

 

桑代克這三大學習定律是在餓貓迷籠實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主要就是三個規(guī)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據(jù)桑代克說學習就是要遵循這三條重要的原則,才能事半功倍。

 

三大學習定律主要是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準備律就是說在學習之前,學習者必須有所準備,才能在實行學習計劃時感到滿意,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預習。

三大學習定律的第二條就是練習律,通俗的來說就是在學會一個反應時,必須反復的練習這個反應,才能達到越來越好的效果,也就是練習的越多,這個反應就會越熟練,你就會變得越強。

學習定律的最后一項就是效果律,簡單來說就是學習達到的效果直接影響了你對于練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越好,動作的重復率就會越高,但當一個動作所跟隨的是一個不滿意的變化,那么這個動作的重復率會下降。但是桑代克后來發(fā)現(xiàn)懲罰并不一定會導致重復率下降,于是便取消了效果律中的消極面。

桑代克的迷籠實驗

桑代克曾經(jīng)用一只餓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餓貓放入帶有三種機關(guān)的迷籠,并在籠子外放上了一條魚,讓貓隨機的觸發(fā)開門機關(guān),多次反復這個過程,直到餓貓學會如何開門,桑代克記錄下餓貓學習所用的時間,制成曲線,并意外的總結(jié)出了試誤說以及三大學習定律。

桑代克三大學習定律的實例和啟發(fā)

準備律

就拿學生學習來說,準備律就是先有學習的動機,學習才能發(fā)生,通俗來講就是想學習才能學的進去,就像差生為什么會說自己學不好,因為他們沒有學習的動機,不想學就肯定學不會,或者學的很吃力。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教師除了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更主要的目標還是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據(jù)調(diào)查,中國約有50%的獨生子女學過鋼琴等樂器,但是學生在這里是出于被動的,即使學會了,也很難有好的學習效果,所以還是應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練習律

再來就是練習律,也是同樣的例子,好學生的學習成績好,也是由于長時間的做題練習,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練習的,只是練習的時間比常人短罷了,不通過練習是一定學不會東西的。

效果律

最后一個就是效果律,人學習東西都是有目的的,學生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能取得好成績,已經(jīng)工作的人下班學習技能,也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收入,提高生活質(zhì)量。所以學習后的效果變得至關(guān)重要。

要是長時間的反復學習,效果卻都不好,那么人的積極性就會被打擊,也就逐漸的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就又回到了第一點,喪失了學習的動機,就會減少學習的重復性,這形成似乎形成了一個循環(huán),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什么也學不會。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