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的指鹿為馬、 李林甫 的 口蜜腹劍、李紳 的司空見慣。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僅有忠君愛國之輩如屈原、辛棄疾、岳飛等備受后人尊崇的英雄,也涌現(xiàn)過可恨的奸官污吏,給國家?guī)聿涣加绊憽?/p>
1. 趙高 — 指鹿為馬
趙高是秦始皇時期的宦官,利用謊言、欺騙等手段實現(xiàn)個人野心。他偽造皇帝的旨意,將合法繼承人扶蘇囚禁,并讓胡亥登上皇位。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趙高策劃陷害反對者,利用一頭鹿稱其為馬來考察朝中人的忠誠。這個成語“指鹿為馬”即源自趙高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惡行,形容顛倒真相、混淆是非的行為。
2. 李林甫 — 口蜜腹劍
唐代宰相李林甫巧舌如簧,討好唐玄宗和其信任的妃子和太監(jiān),以保住自己的權(quán)位。他重用奸佞之人,中傷陷害有才干的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采用兩面手法。這樣的人在交往時溫和親切,但背后卻伺機捅人刀子。因此,人們用“口蜜腹劍”來形容李林甫這樣的雙面反派。
3. 李紳 — 司空見慣
李紳是唐代的一位詩人,曾為民著想并被人敬重。然而,他升官后變得貪婪奢侈,喜好奢侈的食物,例如只吃雞舌,將其他部位丟棄,對下人和窮人不聞不問。后來,劉禹錫成為蘇州刺史,受邀參加李紳的宴會,看到他的奢華生活,寫下了“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的名句,諷刺李紳的奢侈。這樣,“司空見慣”這個成語被用來描述常見的事物,但在最初含有諷刺意味。
這些成語在現(xiàn)代依然廣泛流傳,提醒人們認識和警惕那些顛倒黑白、雙面欺騙、貪婪奢侈的行為,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道德底線。同時,這些故事也成為歷史上的一面鏡子,警示我們時刻牢記誠實、忠誠、勤儉等優(yōu)良品德的重要性,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