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1700年前,盜墓界“祖師爺”開啟神秘古墓,卻為何空手而歸?

近幾年關(guān)于盜墓題材的小說、影視劇層出不窮,而且每每出現(xiàn)都會引發(fā)一股追捧的熱潮,但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盜墓這個行當擁有十分久遠的歷史,而且還有不少“人才”涌現(xiàn)出來。

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位“不凖”,就是1700多年前的盜墓界大佬,他曾經(jīng)在公元279年進入位于河南汲縣境內(nèi)的一座古墓,進入后竟然空手而歸,卻留下了一部千古奇書——“汲冢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圖片:進入古墓劇照

一、驚現(xiàn)“寒酸”古墓

1、大佬的發(fā)現(xiàn)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700多年前的公元279年,一日深夜,不凖找到了汲縣境內(nèi)的一座古墓,在經(jīng)過一些處理后,他發(fā)現(xiàn)進入墓室內(nèi)部并不困難,于是勘察好周圍的環(huán)境后,毫不費力的進入了。

在進入墓室尋找一番后,不凖多少有點失望,雖然古墓從規(guī)模上看是一座典型的“大墓”,可是墓主人的陪葬品也太寒酸了點。從職業(yè)的角度去看,目光所及的陪葬品中大都不是什么值錢的玩意。

莫要說他這樣的行業(yè)大佬了,就算是初來乍到的盜墓“新手”,估計也會被眼前的情況搞到一臉懵,又經(jīng)過一輪尋找后,不凖是死心了,原來古墓內(nèi)部中堆積的各種陪葬品并非是傳統(tǒng)的金銀玉器,而是散落在地上的大量竹牘。

他隨意拿起地上的一些竹牘讀了起來,發(fā)現(xiàn)上面的文字都是彎彎曲曲的,壓根不像是晉代的文字,這和古墓的形成時間有很大的出入。

不凖心中雖有疑惑,但自己只是個盜墓賊,又不是文化學者,干嘛對這些奇怪的竹牘咬文嚼字呢?他也沒仔細看上面寫了什么,把玩了一會兒就給扔到了地上。

 

圖片:大量竹牘劇照

2、大佬的遺憾

看過《鬼吹燈》的朋友都知道,這盜墓賊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就是在帶入墓穴點燃的蠟燭將要熄滅的時候,就必須停止盜墓活動,離開古墓。

不凖不甘的搜索了一圈,確定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后,眼看蠟燭就要熄滅,于是就用竹牘續(xù)上,憑著光亮走了一段,遺憾的是依然沒有任何眼前一亮的發(fā)現(xiàn),不凖失望至極,隨便拿了幾塊碎銀子就離開了古墓,甚至在走的時候都懶得把盜洞給填補上。

事實上,讓不凖沒有料到的是,那些散落在地面上,他還拿起來讀了一下的竹牘才是真正的寶貝,甚至放到中國歷史上都是“珍藏級”的存在。

由于不凖離開的時候沒有遮掩盜洞,當?shù)氐拇迕裨诓痪煤缶桶l(fā)現(xiàn)了這座古墓,由于是在汲縣境內(nèi),因此也被稱為“汲冢”,村里的教書人聽聞其中有大量古時候的竹牘,認為這可能是有用的,于是建議村民報告給了官府。

二、重大的歷史意義

1、兩次整理編撰

官府在聽說這個消息后,也是感到十分驚訝,認為這還真是一件離奇的事情,于是就派專人到“汲冢”內(nèi)進行收集,反正也沒有啥金銀財寶,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散落在墓中的大量竹牘給收集整理出來。

經(jīng)過數(shù)十人沒日沒夜的搜查,最終該墓中出土的竹牘足足裝了幾大車,這些竹牘就是轟動四海的“汲冢書”,并且還被記載到了《晉書》之中。

由于這些竹牘在泥土中被掩埋的時間實在太久,當初連接竹牘之間的草繩、皮繩都已經(jīng)腐爛掉了,竹牘散落在墓穴各處,每一片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

上到朝廷,下到各級官府對于古墓竹牘的整理編纂工作都十分重視,還專門派遣當時著名的文化學者荀勖、傅瓚等人進行修復,在整理了數(shù)目,歸納了篇幅后,最終將這些竹牘上的戰(zhàn)國時代文字,全部改寫成晉代時流行的隸書,這得以讓古墓竹牘的真實面貌原原本本的呈現(xiàn)在了世人的面前。

那么這些“汲冢”的竹牘到底記載了什么呢?為什么說它們足以影響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呢?

 

圖片:發(fā)現(xiàn)的竹牘資料截圖

2、巨大的文化價值

原來“汲冢書”并非是一部傳統(tǒng)意義上的著作,而是源自于戰(zhàn)國時代“七雄”之一魏國的官方史書,上面記載了從先秦夏朝建國一直到魏襄王在位時期的歷史。

雖然到了晉代,官方還保留有不少先秦史料,但散佚的文獻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這次“汲冢書”的發(fā)現(xiàn)無疑補全了之前的遺憾,填充了大量文化、歷史等領域的史料空白,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吧,在“汲冢書”里就包含了《公孫段》、《穆天子傳》、《卦下易經(jīng)》、《生封》、《易繇陰陽卦》、《雜書》等珍貴的篇目書籍。

到了晉惠帝在位時期,官方又組織了學者衛(wèi)恒、束皙等人對“汲冢書”進行了二次整理撰寫工作,讓這部神秘的古書搖身一變成為了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并且取名為《竹書紀年》,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一下就明白了呢?

 

圖片:翻閱《竹書紀年》資料截圖

當然了,還是有一件事是令人遺憾的,《竹書紀年》的原版,也就是盜墓大佬不凖在古墓中翻閱的竹牘,在西晉“永嘉之亂”時已經(jīng)損失殆盡,后世無法目睹其真容。

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橫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之后,于公元前213年下達了“焚書坑儒”的命令,這讓除了秦朝自己保留的史料和典籍得以保存外,百家爭鳴時期留下的各種文化書籍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加上歷朝歷代都或多或少有禁止民間私自藏書的禁令存在,這也讓我國的文化史面臨了一次巨大的斷層,以至于很多時候,就算是中原人也無法知曉先秦時代的社會真相。

 

圖片:竹簡被焚燒劇照

但是“汲冢書”的出現(xiàn),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點,也填上了很多歷史空白,最重要的一點,這其中很多內(nèi)容都可以和《春秋》遙相呼應,給后世專家學者們追溯古代中國史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