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姓準(zhǔn)確的來說并不是姓氏,基本上叫這個名字的人都源自清滿時期的皇室,實際上像是“溥儀”、“溥佐”等這些滿清貴族的名稱都是他們名字的簡稱,而他們真實的姓名叫做“愛新覺羅·溥儀”等,而“愛新覺羅”才是他們的姓氏,所以基本上百家姓中并沒有收錄溥。
人們常常將“溥”作為一個姓氏,實際上是因為漢族習(xí)慣了兩三個字的名字,所以基本上清朝滿族王室“愛新覺羅”姓的溥字輩后人都被習(xí)慣性的認(rèn)為是姓溥,比如著名的畫家“溥佐”“溥松密”等,所以在網(wǎng)絡(luò)上幾乎能夠查到的“溥姓”氏族都是一水的滿族,并且他們的全名都是“愛新覺羅”氏,而之所以會出現(xiàn)“溥”字輩,那么就要從1852年說起了。
據(jù)說之所以會取名為溥,就是因為在1825年的時候,道光皇帝就欽定了4個字作為下一輩的字,最初他命大臣們選出了十個具有吉祥意義的字,后來他自己又親自挑選了四個,分別為“溥毓恒啟”,作為下一代的字輩。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字輩是什么,其實它距離我們并不遠。
小編就驚奇的發(fā)現(xiàn)奶奶或者爺爺輩的人,他們和兄弟姐妹的名字中都有一個相同的字,其實這就是族譜中已經(jīng)定好的字輩,在取名的時候其中一個字就已經(jīng)規(guī)定好,打個比方就是“溥儀”這一輩的人取名的時候都叫“愛新覺羅·溥某某”,所以你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還保留愛新覺羅姓氏的溥字輩,基本上都和溥儀有一定的關(guān)系,比如愛新覺羅·溥任其實就是慈溪的孫子輩。
愛新覺羅姓氏本身就是清朝時期的國姓,但是后來清朝覆滅,他們其中有很大部分就改成了漢姓,逐漸融入了漢族,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改為“羅姓”、“艾姓”、“金姓”以及“趙姓”等,首先“羅姓”和“艾姓”基本上不難理解,都是“愛新覺羅”的諧音姓氏,而之所以改為“金姓”和“趙姓”其實是因為在滿語中“愛新”就是“金”的含義,而“覺羅”則是“趙”的含義,比如溥任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金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