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的運氣太好了,昆陽之戰(zhàn),2萬對30萬,本來希望不大。但是劉秀憑借自己的膽識,加上敵方將領(lǐng)的錯誤指揮,和天氣助攻,竟然大勝。哥哥被皇帝找個莫須有罪名賜死,但是皇帝感覺對不起劉秀,感覺他不是什么威脅,就放過了他;实叟蓜⑿銕е畮讉人去河北招安,當時河北亂的狠,故意讓他去送死。結(jié)果劉秀通過拉攏同宗,世家大族,硬生生的將河北納為自己手中并稱帝。名將名臣大多在劉秀這邊,而且劉秀的個人能力也是遠超這些臣子,相當于劉邦,韓信,張良讓劉秀一個人當了,所以大部分戰(zhàn)斗打得很順。
劉秀就沒給部下建立大功的機會,一旦到功勞漸長的時候就調(diào)職去干別的了,所以他手下人二十八將的功勞,和職位高低都很平均,最后劉秀自己的能力就很強,他也會自己積極御駕出征,還總能打大勝仗,所以不是部下幫他掃清八荒,反而像是他領(lǐng)著部下去賺功勞一樣,這就與劉邦很不一樣,因此他手下沒有特別功高震主的超大功臣涌現(xiàn)。
東漢建立初期,劉秀派人到各地丈量土地,統(tǒng)計人口,結(jié)果報上來的數(shù)字都是假的,甚至有一些官員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這些都是地方豪強對抗劉秀的結(jié)果,結(jié)果劉秀也不得不接受事實,而在此之后東漢財政一直在惡化,然而即便是劉秀也沒辦法解決這個難題。事實上,兩漢皇權(quán)本身建立在各級豪強支持的基礎(chǔ)上,雙方之間保持著一種平衡,豪強威脅皇權(quán)時,皇帝會毫不留情的干掉,但當豪強支持皇權(quán),皇帝也就默許了他們的特權(quán)。劉秀不殺功臣和豪強,正是基于這種平衡需要,不是說劉秀沒權(quán)力,而是劉秀也沒辦法處理掉這么多人,否則會直接動搖帝國根基。
劉秀手下的功臣,一類是和他一樣從基層開始跟著他一點點打江山的兄弟,另一類是本身就兵強馬壯支持他扶他上位的地方豪強。豪強是兩漢的基石,劉秀根本動不了他們,而基層爬上來的新貴則是劉秀用來制衡舊豪強最好的棋子。因此無論如何,劉秀都不可能對兩邊任何一邊動手。
事實上,秦始皇,李世民,趙匡胤也都沒殺什么功臣,劉邦誅殺的是異姓諸侯王,其中韓信、英布等幾個有功臣身份而已,真正止步于封侯的功臣劉邦幾乎都沒動,漢初三杰就死了個韓信,還是呂后動的手。
真正屠殺功勛的只有朱元璋,但朱元璋殺功臣也不是盲目殺的,而是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殺那些合作者,類似于西漢的英布,彭越這類和劉邦只是合作關(guān)系的諸候,第二階段是為朱標清理朝堂,第三階段是因為朱標死了,朱元璋怕朱允文鎮(zhèn)不住這些勛貴,為孫子的江山才動手的。殺不殺功臣,主要看帝王出生低微還是高貴。劉秀雖無官職,在仍屬皇族,皇族子弟當皇帝自然阻力小很多,也無需清理在他之上的人。平民做皇帝就不行,要清理自他而上的各種勢力,殺的可多了,古往今來無不如此。
劉秀就是這些地方豪強支持才起家的,這些人不是那些跟著朱元璋起兵的開國元勛,在地方上沒有自己的勢力。跟著劉秀的這些人不一樣,人家在地方上都有自己的勢力,你根本就動不了人家,所以可以看到劉秀這個開國皇帝遠沒有漢武帝厲害,所以這也是東漢末年的時候會出現(xiàn)軍閥割據(j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