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雖然很多人對那種言辭犀利的人頗有微詞,但是在很久之前的戰(zhàn)國,有許多人都是以此為生的,他們還有一個特別的稱號,那時候的人管他們叫做“縱橫家”,然而,這樣想要出名也不容易做到,畢竟幾千年來,我們熟知的就這么幾個人而已,蘇秦就是其中特別優(yōu)秀的那一位。他也是在鬼谷子那里求學最終才有一番造化的,然而,在他沒有發(fā)跡的時候,根本沒有人瞧得起他,連他的親人也對他一臉不屑,覺得他沒有什么用處?墒牵褪沁@樣一個人后來居然做到了宰相的位置,而且不是一國的宰相,許多國君都對他另眼相看,他成為了時間效仿的對象,然而,這么一位顯赫的人,最終的結局卻不是很好,這是怎么回事呢?
蘇秦早先就能言善辯,想要此后以此為生,但是他在求學鬼谷子之后,水平并沒有太高的進步,游歷了幾位國君也沒有任何的效果,所以他就回家了,然而,等待他的就是所有人的嘲諷。他們都對蘇秦說,他們一直以來的習俗就是做生意,而像他這樣,想要依靠自己的嘴巴去謀生,是沒有可能實現(xiàn)的,連他的家人也都這么認為,所以他們看到天天不去做事的蘇秦,就心里有氣,十分不滿。蘇秦聽到這些言論,也不去反駁,就天天把自己關在家里,埋頭苦讀,想著有朝一日可以揚眉吐氣,讓這些人對自己刮目相看。機緣巧合,他得到了一本《陰符》,開始專心研讀,就這樣看了一年之后,他決定去秦國,游說秦王,建立一番功業(yè),那么,他能夠做到這些嗎?
其實,在蘇秦還沒有出門的時候,就遇到了難題,他沒有什么盤纏,只好管自己的兄弟去借,卻沒有什么效果,他只有自己去攢盤纏出門,好不容易湊齊到了秦國,沒想到卻面臨到了打擊。當時在位的是秦惠王,他剛剛處決了商鞅,聽說蘇秦想要來游說他,就好奇的想要見見他。蘇秦身上有商鞅的影子,他問秦惠王是否有吞并天下的想法,說秦國地勢險峻,民殷國富,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的發(fā)展,就算是想要得到天下就是可能的。其實,如果當時在位的是別人,估計蘇秦就可以留下了,然而秦惠王由于對商鞅太過于痛恨,所以順帶著對蘇秦也沒有什么好臉色,就委婉的說,秦國目前還沒有什么實力,所以不著急去做這種事情,蘇秦聽出了秦王的婉拒之意,不愿多費工夫,只好選擇離開。
而這個時候,他的盤纏已經(jīng)用完了,如果再次灰溜溜的回去,勢必再讓鄉(xiāng)野之人嘲諷,所以他想要去尋找另外的出路。其實,從蘇秦的經(jīng)歷,我們也能夠窺測出哪位國君是比較英明的,因為但凡也野心,想要去有一番作為的國君,都不會白白的讓蘇秦離開。但是當他到達趙國之后,趙王對他不感興趣,他就去了燕國,在那里等了一年多才見到燕王,他心灰意冷,不過還是根據(jù)燕國的局勢給出了自己的想法,總體的意思就是聯(lián)合其他的小國家,一共去防御秦國,燕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所以就派他去其他的國家游說。蘇秦得到了燕王的首肯,十分振奮,結果后來超常發(fā)揮,把除了秦國之外的其他國家都給說動了,然后他們就一同在蘇秦的幫助下選擇聯(lián)合起來,而且都把蘇秦封為宰相,他就這樣一躍成為多國的宰相,位極人臣。
后來蘇秦回到了洛陽,受到了待遇就與之前截然不同了,周顯王為當初沒有重用他感到很懊悔,所以想要去彌補一下,而他的家人這個時候也跪在路邊,十分恭敬。其實蘇秦是個很小氣的人,他對當初的羞辱耿耿于懷,而且還屢屢表露在臉上,跟韓信不同,當初韓信在回鄉(xiāng)之時,大度的原諒了當初羞辱他的人,而且還讓他做官,所以時人稱頌他。而蘇秦這時候做了什么事情呢?他看到自己的嫂子,就說起以前的事情,問為什么前后對自己的態(tài)度差別這么大,他的嫂子倒也實誠,說如今顯貴了,不但地位高,而且有錢,從這些回答里,只能看出他嫂子智商情商都有問題。他感慨的說了一句話,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說自己如果當初在洛陽有一點土地,那么此刻就不會有這樣的成就了,所以成就都是被人逼出來的。他一一報答了當初那些對他有恩的人,后來,他為了培養(yǎng)一個人,也用這種方法把他逼到了秦國的丞相,這是怎么回事呢?
張儀一直仰慕蘇秦,所以想要效仿他,多次去求見蘇秦,但是蘇秦卻對他很不友好,故意不去見他,先把他晾在那里好幾天,等到張儀不耐煩想要走的時候,他就過去招待他,然后還給他下人吃的飯菜,嘲諷他說自己雖然想要幫助他,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但是他自己太不爭氣,他不想那樣做罷了。這下子可把張儀氣的夠嗆,他決意去報復蘇秦,就跑到了秦國,因為在他看來,只有秦國可以使得自己富貴,與蘇秦相抗爭,而他也是懷著一腔憤懣,努力的提升自己,最終終于被秦王重用。然而這背后卻離不開蘇秦的幫助。
蘇秦之所以故意氣張儀,一方面是因為這樣可以讓張儀立志成才,當初他就是這么過來是,另一方面就是他看到了張儀的才華,覺得只有他才可以說服秦王,讓他不要來攻打六國,這樣他們就都能夠富貴終生。后來,蘇秦還派人去幫助他,在張儀得到秦王重用,準備報答他的時候,他才說出背后的隱情,張儀十分感慨,對蘇秦的敬佩之心更加濃厚了。而且他為了報答蘇秦,就說在他死之前,都會好好勸說秦王,不讓他去攻打六國。然而,曾經(jīng)如此顯赫的蘇秦,結局到底怎么樣呢?
其實并不好,一個人太過于顯赫之后,就需要加倍小心了,因為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想要來害他。蘇秦就是如此,可他偏偏不知道加以收斂,反而天天炫耀自己。那時候齊國偷偷攻打燕國,燕王很生氣,覺得齊王違背了盟約,就讓蘇秦去處理這件事,蘇秦到了齊國,從大局觀的角度讓齊王放棄攻打燕國,并且把搶來的城池都還給了燕王,這時候,他對燕王說自己到了齊國比在燕國更有利,所以燕王就派他到齊國,蘇秦就多次鼓動齊王修筑宮殿,想暗中削弱齊國的實力。然而,他太受齊王重用了,結果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他們?yōu)榱撕吞K秦爭奪齊王的信任,有個人就派上了刺客想要去刺殺他,蘇秦就這樣死了嗎?
在遭到刺殺之后,蘇秦受了重傷,但是他還是想要找出兇手,于是他就對齊王說,等到他死后,說他想要造反,然后把他貶的一文不值,而且要把這件事傳遍齊國,這樣一來就可以找到兇手了。果然,齊王在蘇秦死后就宣告蘇秦謀反,說是如果找到當初刺殺蘇秦的人就可以得到重賞,結果那個刺客果真出面了,而蘇秦就運用自己的計策,在死后依然為自己報了大仇?v觀蘇秦的一生,從貧寒出身,一直用功努力,最終學的一身本領,說動六國聯(lián)合起來防御秦國,可謂功勛卓著,在很長的時間里,秦國都不敢輕舉妄動,六國都對蘇秦贊譽有加,然而他卻不懂得及時抽身的道理,反而一直聚集在權力的周圍,所以引起了別人的敵視,最終遭遇別人的刺殺,沒有落得個好結局,這是蘇秦最為失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