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潘達于:1951年捐贈西周寶鼎,后又捐贈上百文物:我相信共產(chǎn)黨!

1951年7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局收到了一封信件,信中的內(nèi)容讓看到信件的專家們都吃了一驚:寫信的人表示,她家中藏有兩座西周寶鼎,愿意捐獻給國家。

專家們起初還有幾分懷疑,可是真正看到捐獻者捐獻的寶鼎之后,心中就只剩下激動了——這兩座寶鼎都是早就盛名在外,分別是大孟鼎和大克鼎。

為了表彰捐獻者,有關(guān)部門特意申請了2000元獎金同獎狀一起發(fā)下,可是捐獻人潘達于卻只接受了獎狀,委托他們將獎金用于抗美援朝戰(zhàn)爭。

并且這只是一個開始,此后,潘達于先后捐獻了數(shù)百件珍貴文物。

很多人不理解她的“散財”行為,但是潘達于卻表示:我相信共產(chǎn)黨。

對她來說,保護文物的安全比錢財重要,這是她家中世代堅守的信念。

潘家媳,成潘家女

姑蘇城有一潘氏望族,世代為官,家主潘祖蔭是1852年間的探花郎,官至二品,成為當朝皇帝極為倚重的軍機大臣。

可惜這家人丁稀落,但到潘祖蔭60歲去世時,都是膝下空空,沒有一兒半女,而他僅有的一個弟弟潘祖年,雖說生有兩兒兩女,但兩個兒子小小年紀就夭折了。

為此,坊間就有流言傳出,說他們家陰氣太重,所以才導(dǎo)致子嗣不盛。怎會如此說法呢?

原來,這潘祖蔭極其喜好收藏古物珍玩,尤其是那青銅器,那癡迷勁兒,令人咂舌。為了讓他的這些寶貝有個專門擺放的地方,他在自家府邸,專門修建了兩座小樓。

“滂喜齋”,專門放古籍書畫,“攀古樓”的主人就是青銅器。這一樓一齋里的藏品,具體有多少呢。據(jù)后來的專家表示,潘家珍藏,只稍遜于故宮而已。不禁讓人瞠目。

值得一提的是,潘大人收藏這些古物,并不是為了以后可以待價百估,而是一種對“才”和“文化”由衷地喜歡。

對物是如此,對人就更是如此了。

當年一代名臣左宗棠,還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時,因得罪權(quán)貴,遭人誣陷,命懸一線時,素不相識的潘祖蔭挺身而出,在皇帝面前力保左宗棠。

左宗棠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在擔任陜甘總督之時,輾轉(zhuǎn)從一個富商手中以重金購得一方西周大鼎,名為大孟鼎。

該鼎整體有1人多高,300多斤重,鼎的內(nèi)壁還有該鼎的主人在周康王時期,受到的各種賞賜,以及那個時代的宗法禮俗等,多達291字的銘文,極具收藏價值。

左宗棠以700兩白銀,買下這方西周第一大鼎后,就被轉(zhuǎn)贈給了潘祖蔭,以報當年微時的救命之恩。

對青銅器極為癡迷的潘祖蔭,對大盂鼎的威名,自然是有所耳聞,能得此寶,欣喜非常。為此,他還專門找人,以自己的小字“伯寅”,刻了一枚收藏印章。

后來,潘祖蔭聽說,陜西法門寺曾出土過西周第二大鼎——大克鼎。

心心念念之下,他運用各種關(guān)系,多方打聽,最后在天津找到了這方大鼎的下落,以高價購之,與大盂鼎一起安置在“攀古樓”。

因為潘家位高權(quán)重,那些窺寶之人無從下手,正好子孫凋零是其一弱點。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漸漸地,就有了“陰物多,子嗣衰”的說法。

潘家兄弟也不是個迂腐之人,對這訪間傳言的由來心知肚明,也就不予理會。

直至潘祖蔭過世,其弟潘祖年在處理了大哥的身后事后,就把“滂喜齋”和“攀古樓”的藏品,打包裝船運回蘇州老家安置。

為了打破傳言延續(xù)香火,也為了給這些珍藏找一個可以持續(xù)守護的主人,潘祖年從宗室子弟 里又過繼了一個孫子,起名為潘承鏡。

這孩子好不容易長大成年,娶了一房媳婦,潘家人等著他開枝散葉時,卻在婚后不久一病不起,不久就一命嗚呼了,留下一個剛新婚三個月的妻子獨守空閨。

這位姑娘也是出生于蘇州本地的富貴之家,名叫丁素珍。好好的姑娘嫁過來就守寡,潘祖年覺得愧對人家,就把她當孫女兒養(yǎng)。并為她更名改姓,丁素珍從此就成了潘達于。

1926年,隨著潘祖年的離世,年僅23歲的潘達于,帶著一雙過繼過來的兒女,真正成為了潘家的掌家人。同時,那滿滿幾屋子藏品的前途,也落在了她柔弱的肩頭。

弱質(zhì)女流,為寶擋災(zāi)

潘達于是位傳統(tǒng)女性,在娘家除了學習女紅,再就是能看一些女訓(xùn)、訓(xùn)戒之類的書籍之外,并不識得幾個字。

但她知道,家里那幾屋子的東西很珍貴,特別是那兩尊大鼎,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潘達于就堅守著祖父留下的遺訓(xùn),“謹守護持,絕不示人”。

但有些人有些事,是防不住的。盡管家中鎖門閉窗,古玩珍品還是頻頻被偷盜。但潘達于從未為此事報警。

一是本來虎視眈眈之人就很多,報警之后,怕會招來更大的豺狼。二是當時時世動蕩,餓殍之事常有,如果丟失幾件古玩,能換來對方一家活下去的機會,也功德一件。

除此之外,被“天下第一藏”的盛名吸引過來的文玩愛好者更是多如繁星。

其中就有一個美國的收藏家,在得知潘家藏有大盂鼎和大克鼎后,托人找到潘達于,說是愿意花600兩黃金,再加一棟處于上海黃金地段的小洋房,只為能買下這兩尊鼎,但她毅然拒絕了。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暴發(fā)后,日寇在我國的土地上大肆燒殺搶掠,就像蠻荒民族,初到富庶之地,看見什么都想要,主人不給就硬搶。

當時的蘇州城已經(jīng)岌岌可危,隨時會來的轟炸,使潘家藏品危在旦夕。

潘達于左思右想之后,趁著蘇州城還沒徹底淪陷,讓家中的長工木匠師傅,購買了一些木質(zhì)結(jié)實的木料,回來打了一個足夠大的木箱子。

然后趁著八月中秋剛過,晚上月亮如水,不用點燈執(zhí)蠟,叫來自己信得過的家人,姐夫潘博山和他的八弟,再加木匠師傅,在二進堂屋的八仙桌底下,挖了一個近2米深,能夠放得下大木箱子的巨大深坑。

潘達于負責在邊上放風,街上一有可疑動靜,立即讓眾人停下,靜待了無聲息之后,再繼續(xù)行動。

深坑挖好后,幾人合力將大木箱放進坑中,再分別把大盂鼎和大克鼎呈對角線之姿抬放進木箱。

為了防止在上面走動時,會發(fā)出空曠之音,潘達于用小件珍品,把邊邊角角都塞滿,鼎內(nèi)同樣填得滿滿當當,再用破衣爛絮整體塞結(jié)實。

最后蓋上木蓋,鋪平青磚后,又拿來浮土,用掃帚掃入青磚縫隙。

一切歸置好后,把八仙桌、四方椅重新布置擺放好,乍一看上去,一點都看不出這地方剛剛動過土。至于那些挖出來的土,園子里多得就是花草樹木,分散了撒上去,就當培土用了。

藏好兩方寶鼎之后,幾人一不做二不休,又把那些珍稀的書畫古籍、卷軸之類的藏品,也分門別類裝箱,藏在一間與走廊相通的“暗室”里。

這間“暗室”只有一扇隱蔽的小門進出,如果在門外堆放一些舊家具之類的雜物,以作遮掩的話,是根本看不出這里別有洞天的。

整整整理了30多箱,除了刻意放在門面上作吸睛之用的,其他的能藏的都被藏了起來。兩夜時間,無人知道潘家宅院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蘇州滄陷后,日寇果然被潘家的盛名吸引而來。桌上的花瓶、博古架上的擺設(shè),書房里的裝飾,通通被收刮一空。最頻繁的時候,一天里,竟然先后有7批日軍到潘家來“尋寶”。

即使如此,深藏于“暗室”及深埋地下的寶藏,一直未有人發(fā)現(xiàn)。

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時間也如梭而過。

1944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某天夜里,潘家大宅里突然傳來“轟隆”一聲,像是有什么東西塌掉了。好在動靜不是很大,兵荒馬亂的,也沒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潘達于驚了一跳,趕緊跑出來查看。原來,地底潮濕,經(jīng)過7年的時間,蟲蛀鼠咬的,當年埋鼎的木箱子承受不了上面的重量,整下塌陷下去了。

可當時的蘇州城還在日寇的掌控之下,再要去買木料重新打箱子是不可能的。

沒辦法,潘達于叫來當初埋鼎的4個人,把鼎起出來,抬到一處荒廢已久的屋子,藏在不見光的角落里,仍舊在里堆滿破衣爛絮,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被人遺忘在角落里的垃圾桶。

然后她將這間屋子偽裝成雜物間,堆滿家具,并且把屋門落鎖。

從此,這個屋子就成了潘家的“禁地”,無人來往,更無人出入。就這樣,時間又靜悄悄地過去了7年。

國寶重現(xiàn),惠及后人

1949年全國解放后,潘達于的女兒潘家華在上海的一所學校做老師,46歲的潘達于也跟著女兒在上海生活。

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人們臉上由衷的笑容,那種為了新生活,干勁十足的精神頭,讓潘達于意識到,新社會不同于她以往生活的任何一個時期。

現(xiàn)在的國家,是屬于人民的國家,共產(chǎn)黨,也是屬于人民的黨,是值得信任和依賴的。當時正好傳出上海要成立博物館的事兒,潘達于感到是時候卸掉肩上的擔子了。

后來有人采訪潘達于的女兒潘家華,潘家華說她母親年輕時候雖然是個半文盲,但這么多年執(zhí)掌潘家,她自己自學了很多東西,斷文識字就是其中之一。

那封寫給上海文物管委會的信,就是母親潘達于親筆所書。

 

當時管委會的人收到信,聽說有人要捐贈大盂鼎和大克鼎,還將信將疑,覺得會不會是有人惡作劇。

直到包括陳夢家在內(nèi)的一眾文學家、考古專家,站在蘇州潘家老宅的院子里時,才感覺有那么一點點的真實感。

隨著“咔嚓”一聲,塵封多年的屋子被打開,掩人耳目的舊家具,被一件件搬開,蓋在上面的破衣爛絮被掀開,微塵輕揚之間,兩尊相對而放的寶鼎重現(xiàn)眼前時,潘達于一下子就哭了,多少個膽顫心驚的日日夜夜啊,總算結(jié)束了。

有關(guān)機構(gòu)還特意給潘達于先生頒發(fā)了一份獎狀,是對潘達于獻寶,和潘家無償護寶的義舉,及這種愛國主義精神表示稱贊表揚。也意在鼓勵民間多多效仿。

此外,政府還給潘達于先生獎勵了2000元現(xiàn)金,這在解放初期,可是一筆巨款。

潘家祖上雖說也是鐘鳴鼎食,但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動蕩,早已末落,在經(jīng)濟上更是捉襟見肘。這2000元對于當時的潘家來說,無疑是天降甘霖。

但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潘達于直接把這筆錢捐給了國家,說是給國家買飛機,打鬼子,她只要有那份獎狀就可以了,對得起她這幾十年的日夜守護。

這么多年,潘達于一個婦道人家,守著這么多人人垂涎的寶貝,哪怕家里的生活再難,也從沒動過它們的念頭。

大盂鼎、大克鼎被捐贈后,她又陸續(xù)捐出了許多家中珍藏,其中包括弘仁法師的《山水卷》、白石翁老先生的《西湖名勝圖冊》等等價值連城的珍品,共計400多件。

這種高風亮節(jié),實為人所傾佩。

2004年潘達于老先生百歲壽誕的時候,上海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和文物局聯(lián)合為她舉辦了一場慶生會,讓自1959年就被送往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大盂鼎,再次回到了上海博物館,與大盂鼎一起為老人賀壽。

百歲老人在女兒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圍著并列在她眼前的兩尊寶鼎,流出了欣慰的淚水,哽咽著對女兒說:

“我為它們找到一個好人家啦!”

曾經(jīng)也有記者采訪過潘達于,問她為什么會把這多家藏珍品捐出來。

老人的目光深邃而遙遠,她向記者表示,她祖父當年不懼權(quán)貴,護下二鼎,自己也不曾屈于國民黨政要的威嚴,將二鼎拱手讓出,又千難萬險地躲過日寇的搶掠。

她現(xiàn)在之所以愿意把這二尊西周寶鼎捐出來,完全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國家,在共產(chǎn)黨人的手里有了希望。她相信國家,相信共產(chǎn)黨,能給它們安一個更好的家。

現(xiàn)在,潘達于老先生已于2006年逝世,享年102歲,而她的名字將永遠與大盂鼎、大克鼎并列在一起,向世人無聲地訴著說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