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為什么蜀漢對成都的影響較大,而曹魏和東吳卻對各自都城影響較小

在成都建立過的所有政權中,蜀漢應該是最有名的;曹魏的都城洛陽是13古都;東吳的國都就是今天的南京,也是七朝古都。

所以即使在今天的成都,依然流傳著蜀漢的故事。而曹魏和東吳在洛陽、南京的影響力就差了很多。

說起大家對魏、蜀、吳三國那段歷史的印象,那肯定離不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名著《三國演義》中,以劉備、諸葛亮為首的蜀漢一方,是被作者作為正面人物進行描寫的,因此大家在情感上喜歡蜀漢多一些。

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其中的關羽和諸葛亮,更是被后世人作為忠君、忠義的代表。他們所屬的蜀漢政權,當然也會因此被后世人們所關注。

再來看,蜀漢、曹魏、東吳的國都分別在什么地方?蜀漢的國都就是成都,也就是今天四川省省會;曹魏的國都在洛陽,現(xiàn)在也是河南省的重要城市,孫權是在武昌稱帝建國的,但是很快就遷都到了建業(yè),所以孫吳的首都在當時的建業(yè),也就是今天江蘇省省會南京市。

歷史上在成都建國的政權,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商周時期的古蜀國,三國時劉備建立的蜀漢,兩晉交替時的成漢,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和后蜀。另外歷史上,還有幾個以成都為中心的割據(jù)政權,存在時間比較短,分別是兩漢交替之際的公孫述,東晉時短暫割據(jù)的樵蜀,明朝末年的張獻忠。

洛陽號稱是“十三朝古都”,那我們就先看看是哪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的十三個朝代,分別是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

南京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先后有九個朝代和國家在這里定都,他們分別是東吳、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朝、楊吳、南唐和明朝。

以成都為首都的政權中,存在時間較長的主要有古蜀國、蜀漢、成漢、前蜀和后蜀,他們立國的時間都在十五年以上。立國時間在十年左右,甚至不足十年的,像樵蜀、公孫述、張獻忠等,這里就不細說了。

古蜀國肯定是在成都地區(qū),立國時間最長的,至少在一千年以上。剩下的蜀漢、成漢、前蜀和后蜀,國家存在的時間都不足五十年。成漢一共立國43年,蜀漢一共立國42年,后蜀立國22年,前蜀立國18年。

從上面各個政權,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就可以看出來,成漢和蜀漢的存在時間相對較長,但和古蜀國相比就差的太遠了。

但是蜀漢、成漢、前蜀和后蜀,雖然存在時間都不太長,但卻都是有史書進行記載的,而且離我們的時間更近一些,因此他們在成都留下的影響,未必會比古蜀國小。

古蜀國的歷史很久遠,大概有1500多年的歷史。但是由于年代太過久遠,人們對古蜀國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神話和傳說階段。關于古蜀國的考古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就是著名的“三星堆遺址”。根據(jù)古史記載,早在大禹治水的時候,蜀山氏就派人去涂山,參加了大禹舉行的諸侯會盟。大約在商朝時期,蠶叢氏建立了古蜀國。

此后,古蜀國又經歷了柏灌氏、魚鳧氏、杜宇氏等歷史年代。杜宇氏之后,開明王朝統(tǒng)治了古蜀國。公元前367年,開明王朝將遷都到了成都,修建城市并設立了宗廟。

公元前316年,趁著蜀國與苴國發(fā)生戰(zhàn)爭,秦惠王派司馬錯率秦軍進入蜀地,先后消滅了蜀國和苴國。秦國消滅蜀國后,以蜀地作為秦國的糧倉,為秦國以后并吞六國打下基礎。到了漢朝初年,成都已經被當時人稱之為“天府之國”。此后五百多年的時間里,蜀地都是秦漢兩朝的邊疆地區(qū),成都則一直是蜀地的重要城市。

漢武帝時期,漢廷派唐蒙出使西南夷,后在西南夷地區(qū)設置郡縣。此后,中原人開辟南方絲綢之路,成都的作用也來越重要。

東漢末年,地方軍閥紛紛割據(jù)混戰(zhàn),當時統(tǒng)治蜀地的是益州牧劉璋。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集團趁著曹軍剛剛經歷大敗,出兵奪取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qū)。之后,劉備趁劉璋不備偷襲蜀地,包圍成都迫使劉璋投降。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漢稱帝,建立曹魏。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延續(xù)漢朝國祚,后人稱之為蜀漢。公元221年,劉備率軍攻打東吳,準備為關羽復仇,在夷陵之戰(zhàn)中被吳軍打敗。此后,劉備在白帝城病死,劉禪繼承皇位,由諸葛亮輔政。

夷陵之戰(zhàn)讓蜀漢國力遭受重創(chuàng),為了恢復生產,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

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后,諸葛亮多次親率大軍北伐,并最終病死在北伐路上。公元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派鐘會、鄧艾,率領大軍兵分兩路滅掉了蜀漢。

蜀漢之后,再次將程度作為國都的是成漢。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將中原地區(qū)變?yōu)閼?zhàn)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稱帝,建立了成漢政權。

成漢處于兩晉更替之時,匈奴、鮮卑等民族先后逐鹿中原,東晉剛剛建立無暇西顧,才給了成漢生存空間。但是在東晉王朝內部穩(wěn)定之后,成漢的末日就到了。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率軍攻滅成漢。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王建建立的前蜀,和孟知祥建立的后蜀,都把成都作為國都。這也是成都最后兩次作為首都。前蜀和后蜀,都是依托“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地理優(yōu)勢,利用亂世的機會,實現(xiàn)在蜀地割據(jù)建國的。

一旦中原王朝政權穩(wěn)定,開始著手重新統(tǒng)一天下,那他們的獨立地位很快就會失去了。

必須說的一點是,歷史上以成都為國都的割據(jù)政權,一般只會滿足于成為獨立王國,很少有主動出擊逐鹿中原的。所以,蜀漢就成為了蜀地政權中的另類。

作為魏、蜀、吳三國中,實力最弱的那一方,蜀漢不甘于割據(jù)在西南一隅之地,而是多次主動派兵北伐,向實力最強的曹魏發(fā)起挑戰(zhàn)。

如果蜀漢選擇保存實力閉關自守,那么國祚很可能再延長二十年。但是蜀漢的君臣沒有這么做,他們選擇主動出擊,就是這一點也足夠讓后人欽佩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歷史上,在洛陽和南京建國的那些王朝和政權,以及他們產生過哪些影響?

上面已經說了,洛陽作為中國的13朝古都,大約在夏朝時就是華夏的核心區(qū)域。經過近代考古出土文物發(fā)現(xiàn),洛陽也是商朝的早期都城。

西周建立后,為了鞏固在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周朝在殷商故地修建了洛邑,這就是洛陽城的前身。西周在犬戎之亂中滅亡,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正式東遷到洛邑,這就是東周。

在東周長達五百多年的時間里,洛邑一直是東周王朝的國都,也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王朝,再次將洛陽作為國都。東漢延續(xù)了西漢的強大,繼承了西漢的版圖。放眼公元2世紀的整個世界,東漢帝國與歐洲的羅馬帝國、西亞的帕提亞帝國、中亞的貴霜帝國,是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四大帝國。

曹丕取代漢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曹魏王朝,仍然以洛陽作為首都。曹魏統(tǒng)治了最富庶的中原地區(qū),另外也將河西地區(qū)和遼東地區(qū)納入版圖,是三國中最強大的政權。

但是在曹丕和曹叡相繼死后,曹魏的政權逐步被司馬氏掌握。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晉,仍舊以洛陽作為首都。公元280年,晉軍南下滅掉了東吳,重新統(tǒng)一了中國。

西晉只是個短暫的大一統(tǒng)王朝,在司馬炎死后很快就陷入了動亂。先是西晉統(tǒng)治階層內部爆發(fā)了“八王之亂”,然后又出現(xiàn)匈奴、鮮卑等北方民族,南下中原逐鹿,釀成了更混亂的“五胡亂華”。

洛陽再次成為國都,已經是差不多二百年之后了。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到洛陽,并開始推行漢化改革。孝文帝改革之后四十多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洛陽也喪失了國都的地位。

洛陽再一次成為首都,是在隋朝統(tǒng)一天下之后了。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將國都遷到洛陽。十幾年后,隋朝滅亡。唐朝時期,將洛陽定為東都,武則天時期曾將洛陽定為國都。

唐朝滅亡后,后梁曾短暫將洛陽作為首都,后來遷都開封。李存勖消滅后梁后,在洛陽定都建立后唐。后來,石敬瑭以做“兒皇帝”,并割取幽云十六州為代價,換取契丹出兵共同滅后唐。

后唐滅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晉,開始時在洛陽,后來遷都開封。以后,再沒有王朝以洛陽為首都。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在以洛陽作為國都的王朝中,曹魏實在不夠出眾。從時間長度上來看,太遙遠的夏朝和商朝就不說了。

東周五百多年的時間里,一直都是以洛邑為首都;東漢從立國開始到滅亡,將近二百年的時間,國都基本都在洛陽;西晉享國一共五十一年,絕大多數(shù)時候國都在洛陽。

北魏享國一百五十多年,最后四十年的國都在洛陽;隋朝只有三十七年,以洛陽為首都的時間不過十幾年;唐朝享國近三百年,一直將洛陽作為東都,武則天稱帝后短暫定都洛陽;五代十國的后唐享國十四年,一直以洛陽為國都;五代時期的后晉享國十一年,曾經短暫以洛陽為國都。

我們這里說的曹魏,從取代漢朝建國,到被西晉取代,一共存在了四十六年。在以洛陽作為國都的王朝中,比曹魏統(tǒng)治時間更短的,只有隋朝和五代的后唐和后晉。后唐和后晉時間太短,而且處于五代十國大分裂的時代,沒有時間在洛陽留下影響力。隋朝自隋煬帝遷都洛陽,到隋朝滅亡,不過十幾年的時間。

再看其他幾個時間較長的朝代,東周、東漢、北魏和唐朝統(tǒng)治時間都比曹魏長得多。東漢和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是曹魏無法比擬的,“強漢”“盛唐”可不是白叫的。北魏以洛陽為國都的時間,和曹魏差不多都是四十多年,但兩者的影響力還是不同的。

北魏從建國到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一共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是曹魏的三倍還多。北魏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也遠高于曹魏。

北魏結束了五胡十六國一百年的亂世,重新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地區(qū)。

曹魏取代東漢建國,恰恰是開啟了三國鼎立的時代。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魏實行的均田制,為后來的西魏、北周和隋唐所繼承?梢哉f,北魏為隋唐建立大一統(tǒng)王朝奠定了基礎。

曹魏統(tǒng)治中原的四十多年里,大量啟用豪強世族為官,并為此創(chuàng)建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為后來的兩晉繼承,一直沿用到南北朝時期,直到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在這之后的三百多年間,世家大族把持了曹魏、西晉的大權,此后在南朝繼續(xù)掌握最高權力,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結果。

在以南京為國都的王朝中,東吳是開創(chuàng)先河的第一個。在東吳之前,江南地區(qū)一直是中原人眼中的“蠻荒之地”。春秋戰(zhàn)國時,這里是吳、越兩個“蠻夷”國家的地盤,是中原國家看不上的“不毛之地”。

東吳作為第一個南京建都的政權,一共存在了五十一年。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東吳作為第一個在江南建國的政權,對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做出了巨大貢獻。

東吳被西晉消滅三十多年以后,繼承西晉的東晉同樣在江南立國,也把國都放在了南京。這很好理解,畢竟之前孫吳已經在這里打好基礎了。

東晉享國一百多年,是以南京為國都的王朝中,屬于存在時間較長的一個。東晉之后的劉宋,是南朝中疆域最大的王朝,山東半島和中原腹地都在版圖之內。劉宋一共享國五十九年,是南朝四朝中國力最強的一個。

劉宋之后是蕭道成建立的蕭齊,他的版圖已經比劉宋時縮小了,失去了山東半島。蕭齊享國一共二十三年,被同宗蕭衍建立的蕭梁取代。蕭梁一共立國五十五年,曾經多次出兵北伐都失敗了。蕭梁后期爆發(fā)了侯景之亂,鎮(zhèn)守各地的皇室宗親乘機自立,北方的北齊和西魏,都趁機南下奪取梁朝土地。后來,陳霸先等人率軍平定了叛亂,此時蕭梁的版圖已經大大縮小了。

陳霸先取代蕭梁稱帝,建立了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朝。陳朝是南朝中版圖最小的政權,已經無力與北朝對抗了。陳朝一共存在了三十二年,在公元589年被隋朝所滅。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和南唐都先后在南京建都。其中,南吳立國三十五年,南唐立國三十八年。雖然兩個政權的統(tǒng)治時長差不多,但是南唐的名氣顯然更大一些。

尤其是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亡國詩詞家。最后一個以南京為首都的王朝,就是漢人建立的最后一個王朝明朝了。

對于明朝,我們就不過多介紹了,關于他的是非功過,“明粉”、“清粉”們都已經說的太多了。明朝是漢人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通過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魏、蜀、吳三國的國都中,成都作為國都的歷史,不但比南京的時間短,更無法與“十三朝古都”洛陽相比。

以洛陽為國都的政權中,東漢、北魏和隋唐的影響力無可比擬,即使是商朝、東周和西晉,曹魏也是比不過的?v然短命如后唐,還出現(xiàn)過李存勖這樣的英雄人物,曹魏也要遜色一些。以南京為國都的政權中,東吳的影響力,無疑比不上之后的東晉、劉宋和蕭梁,更和明朝相去甚遠。

以成都為國都的古代政權中,蜀漢無疑又是最突出的那個。而在蜀漢、曹魏和東吳三國之中,蜀漢又是大多數(shù)人最喜歡的那個,那他在成都會留下那么長久的影響,也就并不奇怪了。

蜀漢在成都的歷史地位是很高的,這是曹魏、孫吳在各自都城的影響力,所無法比擬的。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