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為什么三國時,曹魏軍中兵變最難?看看用的什么兵役制

有人曾用爾虞我詐來形容三國,因為三國的人太會用計,而且三分天下的局勢,每個人都在隨著局勢改變,所以在三國之中時有兵變發(fā)生,譬如說蜀國大將孟達(dá)連人帶城的投靠曹操,東吳的步闡也以同樣的方式投靠西晉,但是魏國的夏侯霸投降蜀國的時候,他手下的魏軍卻一個人都沒有跟隨他。為什么曹魏軍中兵變最難,答案就是讓叛將帶不走部隊的錯役制。

有關(guān)于曹魏的兵役制的錯役制,具體的內(nèi)容就是士兵與家人分離,無亂國家派你去那里駐守,你的家人都要留在鄴城,這個制度是曹操定下的,為的就是防止兵變。所以說夏侯霸投降的時候,沒有一兵一卒跟隨他,就是因為錯役制,自己的家人都在鄴城被曹操控制著,如果自己叛變了,那么不僅要和家人分離,也很有可能害了他們的性命。

實行這種錯役制的軍隊有兩種,一種是歸降的軍隊,另一種是邊防部隊。曹操之所以定下錯役制這種制度,是因為魏國的建立比較特殊,他的軍隊都是通過打敗其他軍閥兼并降軍而成,譬如袁紹、呂布和劉表等人的軍隊被曹操打敗后,降兵就被曹操收編。曹操并不信任這些降軍,因此會讓這樣的士兵與家人分離,以此來保證他們不會叛變。

當(dāng)時,曹操平定冀州,袁尚帶兵投降,但是這些士兵并不會留在原地駐守,而是被曹操調(diào)離到許都的南部駐防,總之就是將家人與士兵分隔開,將家人作為人質(zhì),這樣士兵造反的時候就會很有顧忌。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