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血液流動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臟的推動,心臟就像一個泵,不斷的通過心肌的收縮使血液擠壓到全身,再通過血管中的瓣膜能夠防止血液的回流,將血液向上推往心臟,實現(xiàn)了血液循環(huán),下面就跟著探秘志一起來看看吧!
血液流動需要心臟的推動力,這在為什么脈搏會跳中曾提到過,心臟中有兩個心房,兩個心室,其中裝滿了血液,并與動靜脈血管相連,心肌能不斷的有規(guī)律的跳動,這也讓血液不斷的從心臟中被擠出,流向血管,后面的血液推著前面的,直到流遍全身。
當然血管附近的肌肉也有一定的收縮擠壓功能,輔助心臟完成推動血液的工作,當神經(jīng)發(fā)出命令,血管附近的肌肉就開始收縮變細,血液就被擠壓向前。當然要實現(xiàn)血液流動的循環(huán),還要想辦法讓血液流回到心臟。
這就需要瓣膜的幫助,當血液被不斷的推動至最末端,要想從下往上再回到心臟,也是不容易的,因為液體都是從高向低流,但是血管中有了瓣膜,就能讓血液在被擠壓上來時,遭到瓣膜的堵截,慢慢的讓血液又一次的流回心臟。這也就是靜脈血液流動較慢的原因。
而且血液流動也是為了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在為什么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中曾提到,動脈血液中的紅細胞通過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和氧氣結(jié)合,將氧氣攜帶至全身的其他部位,通過消耗氧氣轉(zhuǎn)化營養(yǎng)物質(zhì),才能實現(xiàn)身體能量的獲取。所以血液要是不流動,身體就會缺氧窒息。
再加上在傷口流血為什么會凝固中提到,血管中的血液之所以不會凝固,而是流動的狀態(tài),是因為其中含有抗凝血酶,溶纖酶等,血液的凝固主要就是因為纖維蛋白原被轉(zhuǎn)化成了細絲狀的纖維蛋白,相互交叉覆蓋,就形成了膠裝血塊。而溶纖酶能夠分解纖維蛋白,抗凝血酶能使凝血因子失活。
正常的血液流動速度一般是每小時1200毫升,當人體劇烈運動后心跳過快,會導(dǎo)致血流的速度增加,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但是在身體平靜的情況下,血流的速度過快,很可能是疾病的原因。
有可能是腦部缺氧,氧氣是由血液輸送的,所以這樣會導(dǎo)致雙側(cè)椎動脈血液流動過快,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等現(xiàn)象,要避免情緒激動和劇烈運動,經(jīng)常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還有血管變窄,或者血管硬化都有可能導(dǎo)致血液流動加快,需要及時的就醫(yī)。
結(jié)語:血液的流動主要是心臟的功勞,人體的構(gòu)造是十分精密的,血液循環(huán)就是在這一系列的器官配合下才能得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