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第一位以女性身份臨朝的人,歷史評價劉娥經(jīng)常將她與呂后、武后進行對比,認為劉娥有二人之才華,卻無二人之惡毒,可見歷史對其是極度贊揚的。她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在她的影響下,極大地促進了仁宗盛世的出現(xiàn)。
一、評價劉娥的三件重要事
劉娥本身是一個賣藝女子,后來成為了第一個臨朝的皇后,仁宗繼位年幼,她垂簾聽政、輔佐仁宗,鼓勵宋朝建學校、修水路、鏟黨派。由于她前期的勤奮耕耘和對仁宗的教導,迎來了來了宋朝最為鼎盛的時期。
仁宗繼位時年幼,常常有宦官間隔二人關(guān)系,常常流傳劉后效仿武后稱帝謠言。當時劉娥在朝臣中的威望比仁宗更高,卻從未越雷池一步,待仁宗有能力時便將大權(quán)歸還給了趙氏。
劉娥本無子,仁宗非劉娥親生,仁宗生母是李氏,但礙于當時太后的權(quán)勢,無人告知仁宗身世,待李氏去世以后才得知自己的生母是誰。
二、劉娥對真宗和仁宗的影響
劉娥從賣藝女走到皇后,深切理解底層勞動人民的辛苦。在她的影響下,她的丈夫和兒子在位時期都十分節(jié)儉,鮮有奢華之氣,面對北方外族侵犯大宋的俘虜仁宗都十分仁慈;仁宗在位時尤其推崇節(jié)儉,有一天夜里餓醒過來十分想吃羊肉,但擔心有人記住喜好殺羊獻貢,仁宗選擇克制自己。
三、歷代對劉娥的評價
司馬光認為“于趙氏,劉娥有大功”,蘇軾用宋代盛行七十余年稱贊劉娥垂簾用功,胡適認為她是一個很有才干的婦人,他認為劉后是個光明磊落的人,宋朝離奇案李皇后的死于劉娥關(guān)系并不大。但在民間,仁宗認母極具藝術(shù)色彩的故事淵源流傳,劉后在民間的形象則一直是“奸妃”的形象,在戲劇的不斷演繹和改編下,劉太后的形象與歷史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