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清朝這些官職為正三品 還世襲罔替 不過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清代官制中的種種官職,其名稱常令人摸不透其品級和職責,有時甚至引發(fā)了一些滑稽可笑的誤會。這其中,一次詹事府派遣駐甘肅的任務就為歷史留下了一個令人捧腹的笑話。驛丞初上任,對朝廷官職了解不深,將“洗馬”誤認為是馬夫,因此被安排在一個大通鋪中。事后,當?shù)刂h前來拜訪,驛丞才恍然大悟,原來“洗馬”乃是從五品官員。對于這個笑話,當事者洗馬并未計較,只是笑笑而已。在清代的官制中,不僅有“洗馬”這樣生僻的名稱,還有許多讓人一頭霧水的官職名字。

一、道錄司龍虎山正一真人

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職務是“道錄司龍虎山正一真人”。道錄司并非一般人易于理解,它是禮部的一特殊單位,負責全國道士的管理監(jiān)督。至于“龍虎山正一真人”,這個稱號不僅是道士們對他的尊稱,同時也是正式的官職名稱,品級高達正三品大員。

正一真人這個職位起源于明朝洪武時期。當時,一位名叫張正朝的道士被封為正一真人,同時獲得正二品的官職,世襲權利也得到了皇帝的允許。在清代,由于國家對佛教的推崇,正一真人的官職曾被降為五品,但在乾隆中期,經過皇帝的特旨,這一職位又被晉升為正三品,成為了不可更改的官職。

在文獻中,正一真人鮮有提及,但在《清史稿·職官志》中卻有明確記載。正一真人如同衍圣公、班禪一般,是世襲且不可更改的官職,擁有卓越的社會地位和巨大的影響力。

二、庶子

其實際歸屬在詹事府系統(tǒng)中。詹事府的最高長官是詹事(正三品),而其下有庶子、少詹事、司經局洗馬、中允等級的官員。庶子主要負責文字事務,如記注和纂修。詹事府原本是輔佐太子的機構,但在清代,太子的地位喪失實質性的職能,詹事府的地位也相應削弱。乾隆時期,皇帝決定將其作為翰林們的晉升中轉站,要求翰林官員在詹事府歷練一番,方可升遷到新的職位上。

庶子這個官職雖在歷史上并不引人注目,卻承載了清代朝廷內部的一段特殊歷史。它成為翰林官員晉升的過渡階段,同時也在歷史中留下一段別具特色的經歷。

三、治中

頗為冷門的官職是“治中”,只存在于順天府和奉天府兩個京府中。治中的品級為正五品,負責管理地方民事,包括財政收支、戶籍管理、土地管理等事務。由于這兩個府轄地廣,長官品級高,治中這個職位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崗位上,官員需具備出色的領導能力、法律知識、洞察力和公正的判斷力。他們不僅需要與各級官員、地方士紳和百姓密切合作,解決各類糾紛,還要參與社會治理和民生改善工作,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雖然治中這個官職在今天已不再存在,但其重要性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仍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無論何時,社會都需要像治中這樣的官員,他們以智慧和努力為社會進步和人民福祉作出貢獻。

四、經歷

這個名字經常在清代官制中出現(xiàn),但其品級多變,很難確定其真正的品級。經歷這個官職設立在各省的衙門機構中,品級包括從六品到正八品,具體取決于所屬的衙門。經歷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財務管理和文書處理,為官員晉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歷練階段。

除了這些常見的官職外,清代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官職,如署丞、博士、靈臺郎、鳴贊、允判等。這些官職在清代政務和社會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時代的繁榮和穩(wěn)定作出了貢獻。

清代官制中這些官職的設置,雖然名稱繁復,有時令人費解,但它們構成了清代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這些官職的了解,我們能更好地理解清代政治體制的運作,以及官員在不同職務下的責任和使命。在這些冷門官職背后,隱藏著許多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這也是我們對歷史不斷追尋的動力。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