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挖出金烏龜鑒定為文物 農民上交給國家(上交文物)

1981年,家住江蘇的陶秀華在地里挖土時,無意間挖出一個硬疙瘩,拿回家用清水把泥土洗干凈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個金烏龜,在他的底座上還刻著看不懂的文字。此時,陶秀華挖出寶貝的消息在村子里傳開,很多人都趕到他的家里來,特意看看這件寶貝,每個人都會對這件文物贊嘆不已。

文物販子收購

聽聞此消息的文物販子也開始登門拜訪,在看到金烏龜?shù)臅r候,都愿意開出高價進行購買。陶秀華冥冥之中覺得此物非同一般,但還是拒絕了文物販子們的要求。隔天,他直接帶著這件金烏龜來到當?shù)氐奈奈锞郑瑢⑺苯由辖唤o了國家。專家們在看到這件文物時大為震驚,這一看就是古代某位大官的私人印章,印體邊長2.3厘米,厚0.9厘米,重122.8。

上交給國家

金烏龜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底座四方四正,下方印面用篆體雕刻者看不懂的文字。經過專業(yè)儀器化驗,得知它整體是由純度為99%的金子打造而成。后來文物局請來一位研究漢代史料的專家,他把金烏龜?shù)鬃系你懳耐赜〕鰜砗螅J出了上面的名字,原來下方刻著廣陵王寫字的大字。通過翻閱史書,專家確認出這就是漢代廣陵王劉金的玉璽。

放置江蘇博物館

劉金是漢武帝劉秀的第九個兒子。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常把漢代諸侯王喜形容為方寸之一,至于真正的尺寸,史書中并沒有記錄。廣陵王璽的出土為方寸之印的說法提供了最直觀的印證。如今,這件文物成為江蘇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每一個來到江蘇博物館的游客都一定會在這件文物前駐足許久。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