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宇宙中有多少顆恒星?它們加起來,會比地球上的沙子還多嗎?

夜晚面對滿天繁星,很多人會覺得它們比地球上的沙子還多,但實際上南北半球的夜空加起來也只有6974顆星星能被肉眼直接看到,并且這6000多顆星星還都是銀河系內的恒星,分布范圍也就是太陽系附近幾千光年而已。

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天上的星星遠沒有地球上的沙子多,那么如果是全宇宙的恒星呢?它們加起來的數量會比地球上的沙子更多嗎?

首先讓我們統(tǒng)計一下宇宙中的恒星總量

太陽所處的銀河系內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而可觀測宇宙內至少有2萬億個和銀河系同等量級的星系,就算它們全都是1000億顆恒星,那么可觀測宇宙內的恒星總量就是2萬億乘以1000億,也就是2000萬億億顆恒星。

相較之下地球作為一顆體積遠不如太陽的星球,地球上的沙子也只能局限在地殼上,就算地殼有千分之一的比例是沙子,在整個地殼只占地球總質量的0.42%的情況下,在地球質量為60萬億億噸的情況下,地球上的沙子總質量應該是2505萬億噸,在一粒沙子平均質量為0.00015千克的情況下,地球上至少會有1670萬億億粒沙子。

兩個數字比較后不難發(fā)現,僅就可觀測宇宙而言,地球上的沙子是要比恒星的數量更多的,然而天文學家告訴我們,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所以可觀測宇宙內的恒星數量也只是真實恒星數量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恒星是可以在宇宙中持續(xù)誕生的,而地球上的沙子在環(huán)境發(fā)生劇變之前是大體保持穩(wěn)定的。

以地球為中心半徑465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本質上是被光速限制出的一小片時空,超過這個距離的星系發(fā)出的光來不及飛到地球,因此產生了可觀測宇宙,而由于我們的宇宙是在超光速膨脹的,所以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區(qū)域的大小,一定超乎人們想象。

目前的微波背景輻射圖更是顯示,我們的宇宙在大尺度上可能是一個無限延展的平面,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可能是無限大的,無數個星系在無限大的宇宙中不斷誕生,恒星也不斷誕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拿地球上的沙子數量跟宇宙的恒星數量相比就是個笑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在宇宙中有這么多恒星的情況下,我們卻并沒有發(fā)現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宇宙這么多,就算外星文明出現的概率是萬億分之一,整個宇宙也不該只有人類這一種文明才對。

面對宇宙的寂靜,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費米悖論,而劉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論就是費米悖論的解答之一,他認為宇宙中的所有智慧文明都在隱藏自己,并伺機消滅其他文明,因為整個宇宙的資源總量是有限的,如果不消滅其他文明,自身就無法在存量博弈中勝出。

然而如果我們的宇宙真的是黑暗森林狀態(tài)的話,人類文明過去幾百年來擴散在宇宙中的電磁波就成了最危險的信號,一旦外星文明收到這些信號,就會定位地球的位置從而摧毀人類文明,所以在此我們只能祈禱宇宙并不是黑暗森林。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