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編撰的,最初的藍本是宋代唐慎微的《證類本草》,因為李時珍發(fā)現過去的本草學有很多漏洞和錯誤,所以在其基礎上改編,其中包含了1892種藥物,大部分還有附圖,以及1萬多個藥方,是醫(yī)學史上的巨著。
本草綱目的作者是明代醫(yī)圣李時珍,出生于湖北薊春縣,曾在太醫(yī)院任職,從1565年開始,分別前往了廣西,廣東,安徽,河南等地,收集各種藥材標本,以及向民間的漁民,獵人,樵夫等學習,收獲了不少藥方,歷經幾十年的時間,不斷的積累和總結經驗,才編撰出了本草綱目這本醫(yī)學巨著,其中還提出了科學的藥材分類方法,比如以部為綱,以類為目。
李時珍在幾十年的行醫(yī)過程中,發(fā)現了不少古書的錯誤,特別是藥物的解釋都是模擬兩可,不僅是形狀和特點,有時就連藥名也是混雜的,說法也不一,比如陶弘景就曾說藥材遠志是一種青色的小草,但馬志卻認為應該是大青,所以李時珍就以《證類本草》為藍本,翻閱了800本書籍,考察了40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本醫(yī)學巨著《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