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正文

動物離開自己的父母之后,再次相見,它們還會認識嗎?

在如今的社會當中,孩子真正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大部分都是上大學的時候,這是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雖然父母和孩子都有不舍,但這是每個人長大必須要經(jīng)歷的一步,在地球上不同的生物之間,父輩和子輩生存的模式也都是各不相同的,但人類之所以會變得如此聰明,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有父母的悉心教導,它指引我們一點一點的成長,這些教誨可能會伴隨我們成長一輩子。

離開父母的動物

一直到父母老去離開,我們才真正的和父母分開,那么在動物界,這些動物在離開自己的父母,多年之后再次見面,它們還會認識自己的父母嗎?動物當中有很多兇猛的動物,曾經(jīng)被攝影機拍攝到它們在產(chǎn)仔之后會有驅逐幼崽的行為,甚至在驅逐無效后還會有殺死幼崽的行為。

科學家認為這些生物之所以會產(chǎn)生如此殘忍的行為,是因為在自然界當中每個生物個體所分配的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幼崽的出現(xiàn)對他們來說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反而變得非常累贅。尤其是一些哺乳動物在生存的過程中,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需要不斷遷徙,而這些幼崽無疑是父母的最大麻煩。

有很多的哺乳動物憑借著敏銳的嗅覺,可以標記自己父母身上的味道,但是有一些幼崽,太過于年幼,離開父母之后,它們并沒有太多的記憶,就像是人類在三歲之前不記得自己的經(jīng)歷一樣。不同的物種間也有不同的區(qū)別。

離開父母的鳥類

在自然界中還有一些動物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尤其是一些爬行動物,它們在產(chǎn)下卵之后就會離開,徹底放手,生死由天。有一些鳥類并不像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那樣殘忍,在生下幼崽之后他們共同哺育后代,比如鳥媽媽外出尋得蟲子之后回到巢穴當中,飼養(yǎng)嗷嗷待哺的幼崽,這一點和人類非常的相似。

在幼鳥成熟之后,它們就會驅逐幼崽,獨立外出尋找食物。比較可惜的一點是,鳥類并不像哺乳動物一樣,有分辨自己父母的能力,有部分可以通過聲音來辨別自己的親人,但是,如果又在離開的過早,也會失去這部分記憶,對它們來說,即使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根本無法認出,只不過是和自己搶奪食物的一個對手而已,這在自然界當中是非常殘忍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分享至:

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