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為羞辱宰相竇懷貞,皇帝將56歲老嫗嫁他,成親當(dāng)晚他卻喜笑顏開

五十歲乳母成為新嫁娘,年輕宰相成親當(dāng)晚興奮不已謝皇恩。這到底是怎樣一樁奇聞異事?而促成這一切的皇帝又有著怎樣的惡趣味呢?難不成年輕的宰相其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戀母情結(jié)”?

這一切,得從古代的門第觀念和讀書理念開始說起。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不少寒門學(xué)子發(fā)奮苦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一舉奪魁,光耀門楣。但是讀書好,考的成績高,并不代表這個人品行好,能夠成為一個好官。

唐中宗時期的宰相竇懷貞雖然頗有才學(xué),但是為人作風(fēng)不正,為給自己的仕途鋪路,竇懷貞百般巴結(jié)討好韋氏,唐中宗看在眼里,氣在心里,然而唐中宗雖然生氣,奈何自己沒有實權(quán),并不能對竇懷貞造成什么威脅。

為了羞辱竇懷貞,唐中宗冥思苦索,終于想出了一條妙計,他決定將自己五十歲的乳母嫁給竇懷貞。在成親當(dāng)晚,唐中宗本來準(zhǔn)備看一出好戲,沒想到面對鶴發(fā)雞皮的老嫗,竇懷貞興奮不已,甚至跪下來叩謝皇恩。

這又是怎么回事兒?竇懷貞葫蘆里究竟在賣什么藥?

人在俗世中,焉能不染塵

竇懷貞出生于名門望族,其父親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竇玄德,其父為官清廉,名聲顯赫。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竇懷貞年紀(jì)輕輕就博古通今,更難得的是,竇懷貞生活作風(fēng)儉樸,為人低調(diào),不喜張揚。

竇懷貞的親戚喜愛佳肴華服,但是竇懷貞卻衣著樸素,常吃些清粥小菜,粗茶淡飯。后來竇懷貞出任清河縣令,在任期間他清正廉潔,大力整治當(dāng)?shù)氐呢澒倏崂簦瑸榘傩兆隽瞬簧賹嵤隆?/p>

有才華的人就像是金子,到哪兒都能發(fā)光。后來狄仁杰慧眼識英雄,大力提拔竇懷貞為越州都督,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有了狄仁杰的大力推薦,再加上本身自帶著名門buff,竇懷貞在官場上如魚得水。經(jīng)過兩次升職之后,竇懷貞體驗到了權(quán)力帶來的快感,只可惜權(quán)力帶來的快感只能讓人快樂一時,并不能永遠(yuǎn)停留。為此,竇懷貞開始結(jié)黨營私,積極尋找升職的門路,皇天不負(fù)有心人,竇懷貞很快就迎來了他的機(jī)會。

唐中宗繼位之后,當(dāng)時的皇后韋氏把持朝政,一舉一動頗有當(dāng)年武則天殺伐果斷的影子。不夸張的說,在唐中宗時期,誰要是能討韋皇后歡心,誰就能在官場上平步青云。

韋皇后的父親名叫韋玄貞,而竇懷貞的名字里也有“貞”。其實這不是什么大事兒,古代只需要避諱皇帝的名字就行,不需要改名。但是為了表示自己忠心耿耿,竇懷貞還是上書韋皇后,將自己改名為“竇從一”。竇懷貞的表忠心舉動被韋皇后大加贊賞,在韋氏的幫助下,竇懷貞在官場上高歌猛進(jìn),很快就做到了御史大夫的職位。只可惜有得必有失,在官運亨通的同時,竇懷貞的名聲壞掉了。對此竇懷貞完全不在乎,畢竟“人在俗世中,焉能不染塵”。,他只看眼前權(quán)力,哪里管得“生前身后名”。
成親當(dāng)日,丑態(tài)百出

唐中宗素來看不慣竇懷貞媚上欺下的作風(fēng),為羞辱竇懷貞,他冥思苦索數(shù)日,終于有了一條妙計。他先在宴會上假意詢問竇懷貞:“聽聞你夫人去世多年,你一直沒有續(xù)弦對嗎?”竇懷貞趕忙裝作忠心耿耿的樣子回復(fù)道:“回皇上,我這么多年沒有娶親是害怕自己受到妻妾的影響,沒有辦法全心為皇上盡忠。”

竇懷貞這句話怔忪唐中宗下懷,唐中宗當(dāng)即表示:“既然你這么忠心,我就賜你一位夫人。”事已至此,竇懷貞沒有辦法推辭,只得接受。
婚事很快進(jìn)行,太監(jiān)很快領(lǐng)著一位穿著紅嫁衣的女子來到了竇懷貞面前。三巡酒過,竇懷貞也有了一些醉意,他用一柄長桿挑開了女子的紅蓋頭,只見這位女子并不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夫人,反而是一個鶴發(fā)雞皮的老嫗。
竇懷貞當(dāng)時嚇了一跳,幾乎癱倒在地上。見著竇懷貞丑態(tài)百出,皇帝與在座的賓客哄堂大笑。唐中宗更是一邊笑一邊向竇懷貞介紹,原來眼前的這個女子正是韋皇后的乳母王氏。
竇懷貞在感到恥辱之余轉(zhuǎn)念一想,既然王氏與韋皇后關(guān)系匪淺,那么自己娶了王氏,豈不是正好攀上了韋皇后的裙帶關(guān)系嗎?想到這里,竇懷貞瞬間感到喜不自勝,他連忙下跪謝皇上恩典。
在娶了王氏之后,韋皇后對竇懷貞更是另眼相看,有了韋皇后的這個裙帶關(guān)系,竇懷貞終于走到了權(quán)力的頂峰。
天理昭彰,報應(yīng)不爽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710年,李隆基發(fā)動唐隆政變,韋皇后一黨被趕盡殺絕。在這個時候,為了保全自己,竇懷貞當(dāng)即殺死了韋皇后的乳母王氏,還割下來王氏的頭顱向李旦請罪。

李旦繼位之后準(zhǔn)備采取懷柔政策,恰好竇懷貞表忠心及時,于是便只是將竇懷貞貶為亳州司馬。
從權(quán)力高位跌下的竇懷貞心中郁郁不快,為了重回頂峰,竇懷貞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就投靠了太平公主門下。從此竇懷貞就變成了太平公主的家奴,每次下朝一定要到太平公主府上問候請安。
竇懷貞的親族曾經(jīng)想勸竇懷貞懸崖勒馬,面對親族的勸告,竇懷貞沉默不語,但是依舊堅持每次下朝去太平公主門下請安。
后來一個會看相的相士對竇懷貞說了一些話,大概是如果他不及時收手辭官回鄉(xiāng)的話,可能會遭遇牢獄之災(zāi)?赡苁且驗楣湃吮容^相信玄學(xué),竇懷貞當(dāng)即辭官回鄉(xiāng)。
后來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黨的矛盾越發(fā)激烈,太平公主的黨羽李慈等人被當(dāng)朝斬殺,竇懷貞也在驚恐之余選擇自縊而死。
李隆基素來看不慣竇懷貞的作風(fēng),于是在竇懷貞死后開棺鞭笞尸體,將其尸首斬殺示眾,告誡眾人莫步其后塵。即便如此,李隆基仍然不解氣,他將竇懷貞改名為“毒懷貞”。
有道是“天理昭彰,報應(yīng)不爽。”竇懷貞年少因清廉而成名,沒想到后來成了奸詐讒佞之輩,其父竇玄德若是泉下有知,怕是不能瞑目了!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