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子能之父的科學家是錢三強。在浙江紹興勝利西路坐落著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傳奇圖書館,古越藏書樓,20世紀初這里住著一戶錢姓人家,主人叫錢玄同,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年輕的時候參加過《新青年》的編輯工作,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帶領人之一。錢三強出生于1913年10月16日,在1992年6月28日去世,原名叫錢秉穹,原籍湖州。他是中國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yè)的主要奠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他也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與妻子一同被稱之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人們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是滿門忠烈,在1999年9月18日錢三強被追授兩彈一星的功勛獎章。
1992年即將中學畢業(yè)的錢三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建國方略》等幾本書籍,書中描寫到的未來中國藍圖吸引到了他,以蘭州為中心建設幾大鐵路干線,北方,南方和東方建設大港。他在這本書當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fā),也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去響應孫中山先生的主張,為這樣的美好藍圖去奮斗。他認為國家要擺脫屈辱走向富強,建設工業(yè)之外,還需要發(fā)展先進的科學技術,于是找到了自己的父親,告訴父親以后要學工科,將來做一名機電工程師,他的想法也是得到了父親的認可。
在17歲的時候,錢三強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理學院錄取預科生,兩年以后又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成為了北平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助理員從事分子光譜方面的研究。在他工作期間,有一個機會在他腦袋上,他考取到了法國巴黎大學的留學機會,進入到世界上原子核科學研究最先進的機構之一,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而他的導師就是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鐳的約里奧居里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