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雍正是清朝入關以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在1722年繼承皇位,在1735年去世的,在位僅僅12年8個月,但是由于他做出來的改革比他父親康熙擔任61年,皇帝所做出來的改革還要巨大,而且他本人也非常勤于正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一年當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會休息,僅僅在數(shù)萬件奏章當中他就寫下批語,達到了1000多萬個字,正是因為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理財成效,治國業(yè)績,他在古代帝王當中也被稱之為楷模和典范。
由于康熙在位的時間太久,所以雍正當上皇帝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45歲的中年人,他憑借著自身擁有豐富的經(jīng)歷登上皇位就沒有任何的生澀,而且他本人也擁有大展宏圖的能力,在不到13年的時間里面,對財政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正是因為他的改革,讓國家變得重新的繁榮富強,不僅僅是對財政,而且是對于考試的制度也進行了一些的改變,在1723年,他接受山西巡撫的建議,減少了官員的貪贓枉法和橫征暴斂,解救了許多的老百姓,在水火當中。
在明清時代,正一品的官員一年的俸祿不過180兩銀子,而七品支線僅僅只有45兩,就這么一點俸祿,在當時的物價水平之下,養(yǎng)家糊口都成了一個問題,更不要說還要花費一些錢財去打點自己的上司,以及各種各樣的走親訪友,盡管在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于貪污額度超過60輛銀子的官員,一律于實行剝皮酷刑,但是仍然遏制不住當年如潮水般的貪贓枉法的情況,而雍正實行的一些制度,徹底的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又改變了明代以來中國官員名義上面收入低,灰色收入高的一個不正常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