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以來,矮行星是近幾年人們比較關注的一類天體。而隨著對矮行星的不斷了解,我們逐漸發(fā)現(xiàn)在太陽系中,矮行星并不止冥王星,那太陽系矮行星有哪些呢?矮行星是什么?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決這一問題。
其實矮行星很好理解,它近于圓球,圍繞恒星運轉(zhuǎn),體積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間,也被稱為侏儒行星。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大會定義了矮行星,也就是那天,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太陽系八大行星。
1、冥王星:太陽系矮行星中最出名的一根,它在2006年成為矮行星,其直徑約為2370千米,大小是地球的1/6-1/5之間,質(zhì)量只有地球的1/2000。
2、卡戎星:1978年被天文學家詹姆士·克裏斯蒂發(fā)現(xiàn),它的直徑約1208千米,質(zhì)量約為190億億噸,大約是冥王星的一半,其密度與冥王星相似。直到如今,它仍被看成冥王星的一顆衛(wèi)星。
3、鬩神星:太陽系矮行星之一,它也被稱為齊娜,在2003年被發(fā)現(xiàn),它的直徑為2336±12千米,比冥王星略小。比較特殊的是,鬩神星公轉(zhuǎn)軌道是個很扁的橢圓,它公轉(zhuǎn)一周需要560年!
4、谷神星:由意大利人皮亞齊于1801年1月1日發(fā)現(xiàn),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其平均之間為952千米。
5、鳥神星:由邁克爾·E·布朗領導的團隊于2005年3月31日發(fā)現(xiàn),它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3/4,也是太陽系矮行星的一員。
6、妊神星:由邁克爾·E·布朗領導團隊于2005年發(fā)現(xiàn),它是繼谷神星、冥王星、鬩神星和鳥神星后,太陽系第五顆被命名的矮行星,其質(zhì)量是冥王星質(zhì)量的1/3,長得很像橄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