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在上世紀初的慕尼黑啤酒館事件,看似是一場很普通的民眾事件,可對希特勒乃至整個二戰(zhàn)來說,卻是很不平常的一次行動,因為這次事件,讓希特勒聞名德國,也讓極度怨恨英法的德國民眾找到了精神寄托,從而使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不費吹灰之力就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在慕尼黑啤酒館事件發(fā)生前的經歷
一戰(zhàn)時,希特勒因為作戰(zhàn)勇敢,曾榮獲過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勛章各一枚,又因為沖鋒在前大腿受過傷和眼睛被芥子氣攻擊而短暫失明。由于他熱衷于政治,在軍隊里一直非常活躍,在一次接觸德國工人黨的行動中,他突然的發(fā)言贏得了全部54名黨徒的信任,從而成為了這個黨的核心人物。
當一戰(zhàn)結束,在協(xié)約國嚴厲制裁和要求德國高額賠償戰(zhàn)損的結果出來后,德國上下義憤填膺,不少民眾紛紛組織請愿活動,希特勒認為這是個增強凝聚力的大好時機,于是乘機提議把德國工人黨改為納粹黨,他被選舉為黨首,黨徒也迅速擴大,為了便于行動,他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特別行動武裝沖鋒隊。
希特勒對自己能這么快把一個俱樂部形式的民眾團體,改組成一個深受民眾歡迎的政黨感到非常滿意,但他的野心并不滿足于此。正在這個時候,巴伐利亞州政府跟柏林當政者發(fā)生了矛盾激化,希特勒認為這是他奪取政權的最好機會,于是策劃了先改組巴伐利亞州,再向柏林進軍的計劃。
慕尼黑啤酒館事件的始末
1923年11月8日晚,位于慕尼黑貝格勃勞凱勒酒店的老板,做夢都沒想到他的小飯館一夜之間會載入史冊,并揚名世界。
是夜,當巴伐利亞州政府首腦和社會名流齊集在啤酒館舉行集會時,希特勒和前德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聯(lián)合發(fā)起的偷襲行動也在夜幕下展開。集會開始不到二十分鐘,希特勒的忠實信徒戈林帶著二十五名沖鋒隊員沖進會場,在一片混亂之中希特勒向天花板開了一槍,并發(fā)表了鼓動演講。
當看到在場的所有人對他的演講感到疑惑時,希特勒就將其中三名負責人帶到里屋房間單獨會談,在他的蒙騙和鼓動下,三人勉強同意他的主張,并在現(xiàn)場不明真相的警察保護下,參加集會的人居然都同意了希特勒改組政府并向柏林進軍的計劃。
第二天,希特勒和戈林、魯登道夫等人繼續(xù)領著更大規(guī)模的納粹黨徒三千多人向慕尼黑市中心進發(fā),但很快遭到軍警堵截,交戰(zhàn)中雙方都有傷亡,希特勒胳膊也受傷脫臼,納粹黨徒四散逃命,這場欺騙政變行動以失敗告終。兩天后,希特勒被德國當局抓捕入獄,被叛五年監(jiān)禁。
因禍得福,監(jiān)獄成了希特勒成名的平臺
很多人可能知道希特勒寫過一本《我的奮斗》一書,但不一定知道這本書是他在監(jiān)獄里寫作的。
慕尼黑啤酒館事件失敗以后,名義上希特勒被判了五年監(jiān)禁,實際上由于他的理念被第一法官認可,在監(jiān)獄里他居然享受了比在家還好的待遇,而且服刑時間實際上也只有九個月就釋放了。
希特勒在監(jiān)獄里的九個月,不僅寫下了《我的奮斗》一書,還獲準安排了特別的飲食,住在有窗戶又陽光充足的單間,還享受通信自由,隨時接待親友來訪等特殊待遇。讓人不能接受的是,在服刑期間他正好過生日,監(jiān)獄給他準備了生日晚會,親友送來了花環(huán)和祝賀。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監(jiān)獄還允許他攜帶秘書、到戶外散步和做體操等。
從上面介紹中看出,希特勒發(fā)動的慕尼黑啤酒館事件,表面上看雖然失敗了,實際上卻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是希特勒的首秀成名之作。
首先,慕尼黑啤酒館事件使希特勒的納粹主張得到了德國民眾的普遍認可,擴大了他的知名度。
其次,慕尼黑啤酒館事件讓處于一戰(zhàn)失敗陰影下的德國民眾,重新喚起了復仇的欲望,而這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結果。
第三,慕尼黑啤酒館事件讓希特勒深刻反思了掌握軍權的重要性,為他下一步實施獨裁統(tǒng)治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