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屠殺胡人是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根據(jù)史書記載,在八王之亂后,西晉國力急速下滑,其周圍的胡人部落趁機建立起了強大的異族政權,并大肆入侵中原地區(qū)。胡人本就是比較兇殘的民族,行為方式更是非常殘暴,所以每當他們占領一座城,就直接展開對于漢人的殺戮。
虐殺漢人
據(jù)說當時從長安到鄴城,只要是胡人所經過的地方,到處都是血流成河,尸體成山。而在西晉滅亡之后,北方更是全面被胡人給占領,來不及難逃的漢人只能被迫接受他們的管制。胡人為了報復,不僅對于漢人設置高額的稅收,而且經常以虐殺漢人為樂。正是在這種殘忍的制度下,當時漢人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
殺胡令
而就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此人挺身而出,一舉改變了這個局面,他就是冉閔,在石胡去世之后,冉閔同樣參與了對于皇位的競爭,將石胡的后人幾乎全部屠殺殆盡,等到時機成熟后,便登基稱帝,建立了染魏政權。此后,冉米便開始大赦天下,解救了城中20多萬漢族女子的性命,為了恢復漢人的正統(tǒng)地位,他又開始集結漢人軍隊抵抗胡人勢力,最終將他們趕出中原,甚至還頒布了殺胡令。
穩(wěn)固統(tǒng)治
僅僅三天的時間就屠殺胡人二十萬一時之間,漢人民族仇恨爆發(fā),整個北方都在群情激憤而燃民。正是通過這種以牙還牙的方式才能反攻成功胡人。但有很多歷史學家卻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雖然人民表面上是保護漢人的活著,其實是利用漢人在幫助自己穩(wěn)定皇位,畢竟自己的身份是漢人,同時也在掩蓋他殺胡后人的逝世行為,跟殘暴的胡人并沒有什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