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被盜三十次的古墓 居然沒有少一件文物(墓葬機關(guān))

大人物的墓葬里都有厲害的機關(guān)。本世紀初,河南省文物部門在上蔡縣發(fā)現(xiàn)了一座巨大的墳墓,經(jīng)專家鑒定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的墳墓。據(jù)專家介紹,建造古墓的工匠們在夯土層下放置了大量的沙石,夯土層厚11米,包含1000多塊不同大小的基石,其中最大的一塊超過150公斤。在考古的早期,專家們甚至用挖掘機來清理沙子。

 

迷惑盜墓賊
盜墓賊挖洞時,沙子會通過小孔進入洞內(nèi),巖石也會被拖走,導致塌方。盜墓賊不是逃走了,就是被埋在地洞里了。因此,當陵墓被清理時,發(fā)現(xiàn)了80多具盜墓賊的尸體。專家估計,這個具有高度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設(shè)計很可能是由一名盜墓賊大師制作的。不僅如此,墓葬還使用了神秘的棺材來迷惑可能進入墓葬的小偷。

 

真假棺材
在主人棺材上方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假棺材,顯然是為了吸引那些想偷東西的盜墓賊,這樣他們的尸體和貴重的陪葬品就不會被偷走。流沙層中還放置了許多金玉碎片,用來迷惑盜墓賊。專家們懷疑盜墓者的棺材一定非常精致,因為在清理棺材時,在棺材周圍發(fā)現(xiàn)了大量輕盈而新鮮的金箔片,這些金箔片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外面剝落了。

 

墓主身份
棺材底部還有一個銅棺,用以支撐生前的財富,使墓主在死后能有一個豪華的墳墓。在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中,青銅器較多,包括大量的禮器、樂器、兵器、車馬等。此外,還有金、玉甚至鼎。我們都知道,鼎在中國墓葬文化中是墓主身份的標志,表明墓主是封臣或同等級別的人。專家介紹,古代南方人會用這種形狀的器皿洗澡,但大多數(shù)是陶制的,而墳墓里的器皿是青銅制的,楚式圖案非常明顯,應該是楚國時期的貴族。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