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天穿節(jié),紀念女媧補天拯救人類(農(nóng)歷正月二十)

天穿節(jié)的主要節(jié)俗是象征性地補天,補天的工具則是薄而圓的煎餅、烙餅,叫“補天餅”,典型習俗是把補天餅放在或撕了扔在屋頂上!肚G楚歲時記》記載說:“江南俗正月二十日為補天日,以紅絲縷系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宋代人的《堅瓠集》也記載說:“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所以,蘇軾有“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

補天穿也叫補天漏、天穿節(jié),也叫補天地,這又與民間的風俗傳說有關。相傳神話時代,是“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所以不僅要補天,也要補地,所以有“補天地”之稱。補天是把餅向屋頂上放,補地則是把餅擱在地上或扔在井里。又傳天出了窟窿時,大雨傾盆,洪水成災;而天穿日又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雨水時間接近,人們以補天穿來祈祝“雨水之日,屋無穿漏”,所以也就有了“補天漏”之稱。

同樣的是煎餅,有些地區(qū)則是以吃來代表補天!肚G楚歲時記》記載的北方習俗就是如此:“北人此日食煎餅,于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就是說,煎餅要在院子做,而且要搞得煙熏火燎的。這里,煎餅并未放在屋上,民俗信仰的意思,大概是它已經(jīng)隨油煙升上天空完成了補天的使命吧?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