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元年(1644年)4月,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也下達了“剃頭令”。漢族人不愿服從,但又不能為此丟了腦袋,就約定正月不剃頭。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正月不剃頭,就表示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表達人們的思舊之情,稱之為“正月不剃頭,思舊”。后來就演變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
不過小編覺得現在大家都移風易俗了,正月里剃頭的人也不少。經過多年的演變,“二月二剃龍頭”在民間產生了不少表達美好愿望的諺語,比如“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二月二,龍?zhí)ь^,大財小錢往家流,好運剛剛起了頭;二月二,剃剃頭,剃掉煩惱和憂愁,今年定有好兆頭”。
齊守成介紹說:“農歷二月二,在歷史上有‘春耕節(jié)’‘農事節(jié)’‘春龍節(jié)’‘龍頭節(jié)’等多種稱呼。元朝學者熊夢祥在其所著元大都(今北京)志書《析津志·風俗》中記載‘二月二日,謂之龍?zhí)ь^。’由此可見,元朝時就有‘二月二龍?zhí)ь^’之說了。”正月不剃頭的由來,你現在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