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正文

古希臘沉船的寶物 至今無法解釋

1900年,一群潛水員在地中海遇到風暴被迫逃往安蒂基西拉附近的小島避難。第二天,他們去小島附近潛水,發(fā)現(xiàn)了一艘古希臘沉船。這艘船可能是在公元前70至60年,從小亞細亞半島到羅馬的航行中沉沒的。潛水員從船上打撈到的銹蝕青銅,也就是安提凱希拉。該裝置后被鑒定建于公元前205年。安提凱希拉被稱為古老的計算器,但其驚人之處遠不及這一點。

這個鞋盒大小的裝置有一個由30個青銅齒輪構成的復雜齒輪系統(tǒng),用來顯示日期、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月相、19年的日歷以及223個月的日食預測日晷。這使得它成為一個十分復雜的模擬計算機,這在當時史無前例,1000多年后才出現(xiàn)能與其媲美的發(fā)明。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只能猜測這個裝置的用處,因為它太脆弱了,無法用手檢查。如今隨著圖像技術的發(fā)展,如三維X射線掃描儀的進步,能夠讓科學家看到機器的許多工作部件并找到它的用途。

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古老的天文計算器,顯示了4年一度的早期希臘比賽,因為其上的碑文與這些比賽有關。例如,“尼米亞”、“皮提亞”以及“奧林匹亞”都出現(xiàn)在其碑文中。2006年,對于裝置模型的重建和研究工作發(fā)現(xiàn),它或許并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產自希臘。它實際上可能來自巴比倫,且其建造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更久。雖然飽受爭議,但這意味著巴比倫可能在促進希臘天文學的進步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安提凱希拉不是只有一整塊。它有82個分片,均被保存在在雅典、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 根據希臘的埃及歷法,日歷表上顯示一年有360天,分為12個月,每個月30天。

行星盤上的五顆行星分別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據認為,這些表盤可以顯示行星周期。它是一個360度的刻度盤,分為12個區(qū)域,分為“快速”區(qū)和“慢速”區(qū)。這些速度區(qū)被認為代表了不同的太陽視速度。

表盤共有七個指針,太陽指針顯示日歷上的日期和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太陽指針每年旋轉一整圈。月亮指針顯示了月亮在黃道十二宮的位置。

分享至:

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