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白尾地鴉:中國特有物種,嘴峰長且向下彎曲(適合挖掘)

關于白尾地鴉,在遇到人的時候,它們會發(fā)出嘀嘀嘀的鳴叫聲。那么它還有一些什么特征?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白尾地鴉

白尾地鴉又被稱為沙喜鵲、沙漠鳥,是一種小型鳥類,是中國的特有鳥類,主要分布在中國新疆的南疆地區(qū)、塔里木盆地周圍。它們的繁殖期是在3月,雌鳥每窩大概會產1到2枚卵。白尾地鴉會將巢穴建造在樹干之間,干草、枯葉、獸毛等是它們筑巢的主要材料。

特征

白尾地鴉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28到29厘米。它的頭頂和后頸部是黑色,上面有藍色的金屬光澤,臉部、耳部的羽毛和頸側部是黃沙色,背部、肩部、腰部和翅膀上面的羽毛是深褐色的沙黃色,尾巴上面的羽毛是乳白色,尾部的羽毛是白色;下體、喉部和尾巴下面的羽毛是污白色。白尾地鴉的虹膜是深褐色,嘴巴是黑色,腳也是黑色。

生活習性

白尾地鴉喜歡生活在荒漠灌木叢、多灌木的荒野等等地方,它們常常在荒漠環(huán)境中生活。它們的飛行能力比較弱,飛行距離短;善于行走和奔跑,行走速度很快。白尾地鴉的嘴巴的嘴峰長,且向下彎曲,所以能夠挖掘食物,昆蟲、小型蜥蜴、植物的種子和果實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現(xiàn)狀和保護

由于人類的活動對于白尾地鴉棲息地的破壞、人類的大肆捕殺以及天敵的威脅,所以白尾地鴉是全球性易危物種。之后,白尾地鴉被列入了全球瀕危鳥類、世界狹布鳥種、《亞洲鳥類紅皮書》、國家2級保護動物等等。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