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一生都非常的傳奇,而且先后侍奉過兩代皇帝,死后武則天更是和李治合葬在了一起,在梁山乾陵。這是歷史上非常罕見的帝王合葬陵,也是唐十八陵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被盜的陵墓,關于這個墓有很多傳聞,說武則天墓不能挖。
武則天墓不能挖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從國家層面來說不挖武則天墓是對陵墓的一種保護,因為現(xiàn)在中國的抗氧化水平不高,如果現(xiàn)在挖掘的話,里面的文物會因為瞬間涌進的氧氣導致全部損壞。就比如之前秦始皇兵馬俑當中的俑原本是彩色的,結果就是因為在挖掘過程當中沒辦法做到抗氧化,導致兵馬俑全部褪掉了顏色。所以不挖比較好。
還有一點就是乾陵陵墓全部都是使用的石條堆砌,石條交錯砌壓,石條平面之間還采用了鐵拴板進行固定,最后澆上鐵汁,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開挖武則天墓有很大的難度,因此以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放棄挖掘是對陵墓最好的保護。
武則天墓作為少有的帝王合葬陵墓,武則天乾陵寶藏之謎無疑引起了各方盜墓賊的覬覦,然而沒有一個盜墓賊能夠盜墓成功。武則天陵墓仿照皇城建造,有三層門闕,將陵墓分成了皇城、宮外以及外郭城。再加上武則天墓的地宮是埋在梁山的山體內(nèi)部的,通過在半山腰打洞建造,墓地就是為了防止盜墓賊的入侵。
武則天墓當中里三層外三層,封鎖的極為嚴密,盜墓賊不僅攻不破外層,哪怕進去了在其中也是令人感到絕望的迷宮。根本進不去。曾經(jīng)黃巢帶了40萬人馬公開盜墓,結果挖了100天,哪怕快要將半座梁山挖空了,還是摸不到武則天墓的地宮。所以盜墓賊不挖武則天墓是根本連它的影子都找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