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李弘冀沒有等到登基大典就暴病而亡。所以父親李景通駕崩后,李煜就被推上了皇位。這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悲劇的命運。因為他從小并未被當做皇儲培養(yǎng),而是整日沉浸于文學藝術之中,動亂之際被匆匆推上風口浪尖,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南唐李后主是南唐的末代國主。他即位時,南唐國力已呈衰頹之勢,這位性格懦弱的國主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國破家亡的威脅。他仇恨宋朝的壓迫,但又沒有能力用武力與宋朝相抗衡,只要能以小邦茍且偏安,他甘愿貢物稱臣最后淪為階下囚。
李煜的父親李是詞壇高手,李煜從小便生活在這么一個濃厚的文化環(huán)境中,對詞也極為喜愛。即位時,南唐國力日益衰落,他所面臨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因此使他這時期的詞一部分表現為對宮廷奢華生活的迷戀,一部分則飽含著沉重的哀愁。被俘以后,身為階下囚的李煜,天天過著以淚洗面的生活。
面對春花秋月、良辰美景,緬懷故國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創(chuàng)作了一首千古傳誦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沒想到這首詩竟成了他獲罪的證據,不久便被宋太宗趙光義派人毒死在獄中。這也就是李煜亡國之謎的原因,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