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族,中國北方的一支古老民族,他們游牧于大漠南北,同中原王朝連年爭戰(zhàn),后來更是在十六國時期建立大夏朝,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不過再強(qiáng)大的民族,在槍炮年代也會衰敗,匈奴族現(xiàn)已消失,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都是其后裔。
在歷史上,匈奴族在我國北方活躍了幾百年,頻頻入侵中原王朝,是一個很強(qiáng)大的民族。不過如今已消失,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都是其后裔;退出蒙古高原的匈奴族,有一部分完全融合于其他民族,還有部分成了匈牙利人的祖先。
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qiáng)大游牧民族,在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人受到烏桓人的攻擊北遷前的80年間,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最近后裔是蒙古族,據(jù)了解,目前蒙古國仍有8%的男性(16萬人)帶有匈奴人的Y染色體。
相傳匈奴人是夏人的后代,商代甲骨文稱其為“鬼方”,春秋戰(zhàn)國時則稱其為"狄"、"戎"或"胡人",匈奴之名則始見于秦漢,最出名的出自賈誼的《過秦論》“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意思是于是秦始皇便派蒙恬在北方的邊界修筑長城來守衛(wèi)國家,使北方匈奴退卻七百余里。
在十六國時期(304年~439年),匈奴人成立地方政權(quán),如漢趙、胡夏。漢趙是西晉滅亡之后建立的第一個政權(quán),匈奴貴族劉淵所建,國號初期為“漢”(匈奴漢國),后又改為“趙”,所以也稱“漢趙”;胡夏又稱夏國或大夏,它是東晉·十六國時由匈奴鐵弗部首領(lǐng)赫連勃勃所建立的政權(quán)。
小結(jié):匈奴族在我國歷史上只能算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并不是中央集權(quán),只能算是外國史,不過如今該族已融入中國,成功中國56個民族之一的蒙古族。對匈奴族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匈奴王阿提拉的寶藏,以及匈奴龍城遺址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