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姓,一個中國較少見的姓氏,目前全國人口約28萬,在百家姓中排369位。師姓起源和來歷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夏商時樂技官名,屬于以官名師為姓;二是以技藝為氏,春秋擅樂技的人被稱為師;三是出自周代,以人名(師君)為姓,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詳細(xì)了解看看。
1、以官名為姓
師姓最早起源于夏商,屬于以官名為姓。據(jù)《姓譜》載,在夏商時期,有一個官職的名字叫“師”,主要是管理樂技的,如上古師延,商代師涓等,這些做官人的后代子孫有的以職官為姓,乃成師姓。
2、以技藝為氏
另外,如今師姓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古代以技藝為氏。據(jù)《元和姓纂》載,兩周及春秋戰(zhàn)國時代,擅長樂技的人被稱為師,如晉國的師曠,魯國的師乙,鄭國的師理、師觸等,他們都是音樂達(dá)人,在那個年代非常受歡迎。后來,這些樂師們的后代,便以祖上的技藝職業(yè)為姓,遂成師姓。
3、出自周代,以人名為姓
最后,師姓起源和來歷還源自師君的后代,屬于以人名為姓。據(jù)了解,在周代,有一個叫師君的人,他非常出名,他的后代子孫中就有用祖上名字中的“師”字為姓的,也稱師氏。
師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師姓起源和來歷主要有以上三處,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時期,多以官名為姓,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9位,位于隆姓之后,鞏姓之前。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隆姓起源和來歷,以及鞏姓起源和來歷。
雖然在百家姓中排名不高,但當(dāng)代師姓人口并不少,據(jù)統(tǒng)計,師姓人口大約有28萬,為第254位大姓姓氏,占全國人口的0.022%。目前師姓的第一大省為陜西,大約占全國師姓人口的25%,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南、河北、青海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