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 > 正文

后凹尾龍:蒙古巨型恐龍(長12米/有球窩狀關節(jié))

后凹尾龍是一種蜥腳下目恐龍,誕生于7000萬年前-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普遍可達10.5-12米,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的尾巴脊椎上的每節(jié)骨骼都長有非常獨特的圓形骨質突起物,形成了特殊的球窩狀關節(jié),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國發(fā)現的。

后凹尾龍的體型

后凹尾龍的化石其實和蜥腳下目中的巨龍類恐龍非常相似,所以它的體型非常碩大,成年后的體長最少也保持在10.5米,最多可以達到12米,在目前已經發(fā)現的770多種恐龍中排到了157位,大小和現在的三層樓一樣高,體型類似于阿馬加龍、禽龍以及阿馬加龍等。

后凹尾龍的生活習性

后凹尾龍有著非常特別的圓球狀關節(jié),每節(jié)關節(jié)上都附著了很多的韌帶和肌肉,這就使得它的尾巴非常有力,不會像其他蜥腳下目恐龍那樣在行走時下垂。甚至還有部分科學家認為后凹尾龍能夠使用后腳站立,尤其是進食的時候能夠以尾巴作為第三支撐點。

后凹尾龍的化石發(fā)現

后凹尾龍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65年由波蘭和蒙古聯(lián)合考察隊在蒙古國境內的沙漠中挖掘的,根據當時化石埋藏的地層可以判斷是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而在把白堊紀時期周圍環(huán)境并不像現在這樣惡劣,不僅沒有沙漠,還擁有著非常多且茂盛的樹木和濕地,所以后凹尾龍很可能經常會踏著水行走的。

后凹尾龍的化石骨骼和泰坦巨龍和類似,最初沒有發(fā)現它的顱骨和頸椎骨的時候,科學家就已經發(fā)現它可能屬于泰坦巨龍類中的薩爾塔龍科恐龍,后來一位叫做羅多爾夫·科里亞的古生物學家在1993年的時候提出后凹尾龍很可能在被埋葬之前就已經被暴龍類恐龍啃食了,才失去了顱骨和頸部,并且最終也確實在它的盆骨化石上發(fā)現了牙齒痕跡。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