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屠】
大同之屠發(fā)生在1649年,其主角是反正歸明的滿清大同總兵姜瓖,以及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在清攻破大同后多爾袞親自下令,將大同城內軍民全部殺死,以除后患。一時間,尸體狼藉,血流成河,使大同變成一座死城。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斗爭,清軍又把城墻拆除五尺,毀壞一切防御工事,從屠殺開始到結束,大同十萬多人全被殺光...【查看詳情】
【廣州大屠殺】
據(jù)清代官方紀錄,這場屠城被殺“兵民萬余”,又“追剿余眾至海濱,淹死者無算”,不管男女老少,局部嚴酷殺戮,滅亡人數(shù)在事先一個收尸僧人統(tǒng)計下達七十余萬,史稱廣州大屠殺。1650年12月5日,尚可喜命令清軍封刀。造了這么多孽之后,這群虎狼之師猶不滿足,他們下令城內幸免于難的男女老幼,在謝恩里一帶齊齊跪下,謝其不殺之恩。這便是“謝恩里”地名之由來了...【查看詳情】
首先,滿清入關前,其對遼東漢人的大屠殺,也大量見諸于原始文獻,以下列舉諾干:天命九年正月,努爾哈赤下九次汗諭,清查所謂“無谷之人”(每人有谷不及五金斗的漢人),并諭令八旗官兵“應將無谷之人視為仇敵”,“捕之送來”,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殺了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谷之尼堪(滿語之謂漢人)”。這是公開的種族滅絕!
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努爾哈赤又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命令八旗貝勒和總兵官以下備御以上官將,帶領士卒對村莊的漢人,“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馬斬殺”。作為第三方的朝鮮史料,《李朝實錄》光海君十三年五月,也記載了遼東漢人的悲慘遭遇:“時奴賊既得遼陽,遼東八站軍民不樂從胡者,多至江邊…… 其后,賊大至,義民不肯剃頭者,皆投鴨水(鴨綠江)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