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花滑選手 K寶瓦利耶娃由于違規(guī)服用興奮劑,被禁賽4年,從2021年12月25日開始禁賽,冬奧會官方將俄羅斯在北京冬奧會上所獲得的花滑團體金牌取消。
瓦利耶娃的檢測樣本于2021年12月5日全俄花樣滑冰錦標賽期間,提供給了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檢測報告于2022年2月8日返回,顯示結果為陽性。隨后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對瓦利耶娃采取臨時禁賽的措施。
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在瓦利耶娃對競賽提出質疑之后,將臨時禁賽解除,并且允許瓦利耶娃繼續(xù)參加冬奧會。當天國際滑聯(lián)提出了上訴,要求體育仲裁法庭對瓦利耶娃恢復臨時禁賽的決定。
國際仲裁法庭在2022年2月14日,將世界反興奮機構、國際奧委會、以及國際滑聯(lián)的上訴駁回,允許瓦利耶娃前往北京參加冬奧會。
國際體育仲裁庭在聲明當中作出的解釋是瓦利耶娃屬于16歲以下的受保護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從輕處罰。其次,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瓦利耶娃并沒有檢測出興奮劑陽性。如果禁賽對其所造成的傷害將是無法彌補的。另外2021年12月所公布的瓦利耶娃的藥檢結果的時間過晚,并沒有給瓦利耶娃提供法律辯護的機會。瓦利耶娃的法律團隊對于藥檢陽性的原因表示很可能是由于飲用的水被污染了,其中殘留了瓦利耶娃治療心臟病藥物的痕跡。
運動員興奮劑按照化學結構和藥理學特點有以下幾種:
1.精神刺激類的藥物。比如苯丙胺以及與其相關的衍生物和鹽類。
2.擬交感神經(jīng)胺類的藥物。這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作用和仿內(nèi)源性兒茶酚胺的腎上腺素的物質。
3.咖啡因類的藥物,因為其帶有黃嘌呤集團也被稱為黃嘌呤類。
4.雜類當中具有中樞神經(jīng)刺激性物質的藥物。比如尼克薩米、氨苯唑、士的寧、戊四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