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趙匡胤為何傳位給其弟

趙匡胤吸取五代十國的教訓(xùn),一開始確實是把趙光義作為接班人的,從所任職務(wù)和地位滿朝皆知,妥妥的二把手、法定接班人。但后面趙匡胤看到自己孩子也大了,想扭轉(zhuǎn)局面,幾次試探趙光義,比如動議遷都去除其基本盤等,都被趙光義給擋了回去,已經(jīng)做大,趙匡胤如果再活幾年,可能可以逐漸想辦法解決,但他還是來不及做這件事就死了。至于后面的三個接班人接連出問題,就不是那么簡單了,趙光義比他哥更黑更狠。

兄終及弟這是趙匡胤基于五代的亂局有意選的政策,可以保證國家的穩(wěn)定,但是兄終及弟這個弟,可不是趙光義為止,而是經(jīng)過趙光義趙光美,最后再回到趙德昭手里,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順序,所以宋朝建國趙光義就是儲君。趙匡胤等天下平定了,開始栽培趙德昭和趙光美,這都是原本的順序。趙光義的繼位沒太大的問題,他的問題是因為自私破壞了這個既定的傳位順序,逼死自己的弟弟和侄子。

趙光義可能也算個明主,大臣可能也覺得沒有動搖他的必要,皇家自己的事情跟外人何干,朱棣那么明顯的篡位后人也沒覺得有那么不妥,畢竟不是外人篡位,其實無所謂。所以很難講趙匡胤就是要傳位給趙光義。傳位給誰明顯就是皇帝的主觀意愿,討論的是應(yīng)該傳給誰,而并不能確定趙匡胤想傳給誰。對于趙匡胤怎么死的,除了找到尸體驗尸之外別無他法。

古代謀害的方法有很多,未必直接捅殺。只是提出疑問,沒有說一定是趙光義謀朝篡位。像趙匡胤這種軍人出身的,身體比一般人硬朗多了,而且他生活還很健康,不像很多皇帝沉迷酒色,并且在他死之前沒有任何病狀的記載,一般來說病死的皇帝在死之前一段時間身體就會不適,就比如柴榮,柴榮在死之前身體就有病需要醫(yī)治修養(yǎng)。

五代十國留下的陰影實在是太深,五代武將權(quán)力惡性膨脹,皇權(quán)一旦稍有動蕩,就有可能亡國。不光趙匡胤,甚至趙匡胤的老板后周實際上也是這么上位的(所以別再說宋朝得國不正換成后周不被篡位就能怎么怎么樣)。宋初五代遺風(fēng)尚存,政權(quán)交接時整個國家都是刀尖之上。這樣的話,趙德昭雖然不能說小了,但也終歸沒有久經(jīng)官場的中年人來得穩(wěn),包括提前立儲也是這方面原因。即使這樣后面高粱河戰(zhàn)敗的時候試圖擁立趙德昭“黃袍加身”,這才讓趙光義下的殺心。

趙光義的黑點主要集中在軍事方面,畢竟趙匡胤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他比不得,但是要說太次也沒有,畢竟他的對手都那么強大,要是真太次估計就真夠嗆了。他主要是高粱河和雍熙北伐兩次敗得太慘太有名,可別的方面倒還不錯,帝王私德方面不要考慮了,上下五千年也沒幾個好的。尤其文治方面,經(jīng)濟(jì)文化都發(fā)展得很好,科舉糊名讓科舉相對公平了,影響到如今,總的來說他是完成了繼往開來的守業(yè)任務(wù)的。

真正解決皇位繼承人制度是宋太宗的辦法,培養(yǎng)一個對皇位根本不可能有威脅的官僚體系,一個基于科舉選拔(而非門閥世族)的官僚機構(gòu)。這個體系還要消除軍閥或軍事強人的威脅,強干弱枝、中央集權(quán)。由此宋明兩朝在皇位繼承方面保持了中國歷代王朝罕見的穩(wěn)定性,但是軍事能力在第三位皇帝開始就呈現(xiàn)出急劇下降、想有所作為的皇帝會受到官僚體系的束縛(宋神宗)。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