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宇宙中存在黑暗星系嗎 黑暗星系如何形成的 黑暗星系的可怕結局

你是否了解,我們實際上一直生活在一個已經(jīng)過多次利用的太陽系中,而地球本身也是二手的?太陽并非原始恒星,而是屬于第二代,第三代恒星的概率更高。在宇宙中,恒星從初代開始,代代相傳時質量逐漸減小。每次恒星熄滅,都會留下約一半的星際塵埃,而這些星際塵埃將成為后代恒星的建造材料。

并非所有塵埃都注定成為恒星,一小部分仍會漂浮在宇宙空間中,而另一小部分則可能形成大小不一的行星。因此,上一代恒星和下一代恒星之間存在巨大的質量差異。當太陽變成白矮星后,余下的物質是否能夠形成新的恒星變得非常不確定。即便成功形成新的恒星,其質量估計也只能達到太陽的10%到20%左右。然而,這也并非絕對規(guī)律。大質量恒星在消亡時可能會爆發(fā)超新星,將大量塵埃和氣體拋灑到宇宙空間中,形成多顆新的恒星,如著名的馬頭星云。

恒星越小,主序星的壽命就越長,星系越大,其中的恒星數(shù)量就越多。等到所有恒星都熄滅幾乎是不切實際的。若要讓一個星系完全變成暗星系,該星系必須足夠小,而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小星系是賽格瑞2。該星系內(nèi)約有1000顆恒星,直徑大約只比太陽系大900倍,距離銀河系11.4萬光年。賽格瑞2是銀河系的衛(wèi)星星系,但據(jù)分析,它可能是一個失去了大部分恒星的星系殘骸,仍然存在大量的暗物質。

預計賽格瑞2將成為銀河系附近的第一個暗星系。這種小型星系在宇宙中相當普遍,例如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中,除了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外,其他50余個星系都相對較小。雖然規(guī)模比賽格瑞2大得多,但與銀河系相比仍然很小。如果這些星系在未來沒有合并的機會,它們最終的命運可能都是變成暗星系。然而,宇宙的法則是無情的,一旦被大星系的引力捕獲,最終注定會被吞噬。

宇宙已經(jīng)存在了超過一百億年,黑暗星系一定是存在的。然而,黑暗星系并不是它們的終點。當小星系內(nèi)的所有恒星都熄滅后,它們至少會演變成白矮星,甚至可能變成中子星和黑洞。這意味著整個星系的引力場將更加強大,星體之間的距離更近,因此吞并和合并的風險也更大。星系的中心引力源幾乎都是黑洞,所以最終的結局是整個星系的物質將全部墜入黑洞的引力中心,形成一顆新的流浪黑洞。也就是說,星系從黑暗星系演變成了一顆真正的暗星。這些流浪的星系級黑洞就像宇宙中的隱秘刺客,可以輕松進入任何星系,吞噬其中的恒星,而不受其他星系引力的限制。這種黑洞可能一直漂浮在宇宙中,直到宇宙的終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流浪的暗星可能會一直存在,不受其他引力的控制。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