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禁與焚!一刀切是對科學的不尊重,允許有條件焚燒秸稈是利民之舉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禁燒秸稈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不過,在這個問題上,如何權衡利弊,找到一個既能保護環(huán)境,又能照顧到農民實際需求的解決方案,成為了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因為這與廣大農民的利益和大家的利益密切相關。

一方面,禁燒秸稈有利于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環(huán)境。

焚燒秸稈會產生大量的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對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特別是在冬季少雨的情況下,在城市周邊地區(qū)、盆地地區(qū)焚燒農作物秸稈,所產生的污染物如果久久不能沉降散去,懸浮在空氣中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很大危害。當然,影響空氣質量、影響環(huán)境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只是焚燒秸稈才會影響。

此外,焚燒秸稈還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氣候變暖。不過,焚燒秸稈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應該并不是很大。事實上,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頻繁發(fā)生的山火,每年都會向大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他們都不怎么在乎。

另一方面,農民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與秸稈處理方法也需要得到尊重和考慮,我們不能忽視禁燒秸稈對農民生產的影響。

在很多地區(qū),對于農民來說,焚燒秸稈是一種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清理農田,減少病蟲害,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產量。

如果全面禁止焚燒秸稈,農民可能需要尋找其他的處理方式,這無疑會增加他們的成本和勞動量。大多數(shù)農民種田本就沒多少收益,化肥、農藥和種子等都需要花錢,而且近些年這些農資并不便宜,如果再增加其他成本,顯然對農民不利。

如果不能焚燒秸稈,那么秸稈就需要離田處理或者進行粉碎、破茬。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不僅農民數(shù)量多,許多耕地還位于山區(qū),因為山區(qū)占了我國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在以梯田為主的山區(qū),大多數(shù)還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yè)生產。在這種沒有辦法較好實現(xiàn)農業(yè)機械化生產的條件下,如果禁燒秸稈,那么很多時候就只能將秸稈離田處理,但這也需要耗費不少精力和物力。且離田處理之后,如果農家肥不夠,就需要加大化肥使用量了。

如果秸稈直接粉碎還田,蟲卵病菌會留在田里,會使田間的病蟲害加重。而這種操作也并不能徹底保證秸稈完全腐爛,可能影響來年耕種。農作物病蟲害加重,農藥用量必然增加。農藥的過度使用會危害環(huán)境,甚至對食品安全產生影響。如果不用農藥,農田里的病蟲害問題就沒有辦法有效解決,收成也會受很大影響。

綜上所述,秸稈焚燒一刀切的做法,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不尊重,是對科學常識的不尊重。

對于秸稈焚燒,我們應該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在環(huán)境保護與農業(yè)生產之間尋找平衡點,因地制宜,尋求秸稈利用的最佳方式,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是一刀切,一禁了之,實行簡單粗暴的管理。

在農業(yè)集中連片區(qū),比如平原等糧食產區(qū),鼓勵企業(yè)投資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比如秸稈氣化、秸稈發(fā)電等,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產業(yè)的扶持,提高秸稈的附加值,確實可以解決秸稈處理問題,還能為農民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增加收入。

但在山區(qū)想要對秸稈實行綜合利用,并不是一件易事,因為種植戶太分散,會出現(xiàn)處理成本過高、農民配合意愿低等問題。

因此在秸稈綜合利用實施難度大的山區(qū)、田間病蟲害愈發(fā)嚴重的區(qū)域,可以考慮實行有序、有條件的秸稈焚燒政策。

事實上,目前已有浙江、廣西等地探討或實行了允許有條件焚燒秸稈的政策,旨在污染物易擴散的時候,對空氣質量影響不大的情況下,允許發(fā)病秸稈有序田間焚燒,不再實行一刀切。

不過,對于人口比較密集、靠近城市的地方,或者因氣象條件等因素限制的情況下,除非迫不得已,一般還是建議禁燒秸稈,畢竟焚燒秸稈對空氣質量、對人的健康確實有影響。

可見,在許多情況下,問題可能沒有簡單的“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需要在各種因素之間進行權衡和妥協(xié),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和利益,尋求平衡和綜合的解決方案,避免過于極端化的觀點或做法。

總之,極端環(huán)保主義是不可取的,合理且必須的生產、生活等必須要得到保障,要尊重科學,要尊重客觀現(xiàn)實。我們不能因為汽車尾氣污染環(huán)境,就立馬把汽車也禁了吧!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