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明朝最神秘的大俠,兩次下詔不肯相見,朱元璋:我親自修書一封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曾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可見韓非子對游俠這個古老職業(yè)帶有貶義的,私以為韓非子的結(jié)論過于武斷。上至春秋,下至當(dāng)下,類似游俠的人物屢見不鮮。他們重義輕利,神龍見首不見尾,在市井當(dāng)中擁有極高的聲譽。

今天就來聊一聊明朝初年的一位游俠—田興,曾經(jīng)跟隨朱元璋平定天下,文能定策,武能搏虎的奇男子。

田興其人,與明太祖朱元璋頗有淵源,朱元璋竟然稱他為兄長。而且與常遇春等名將也是老相識,在開國期間也多有出力。但是就是這么一個人物,在正史上并不見記載,只在一些野史、方志中才有記載。

既然是出自野史,按理說那應(yīng)該是杜撰的人物了。但是朱元璋曾經(jīng)三次詔請這個田興,前兩次都不得相見。朱元璋第三次詔請?zhí)锱d,為示誠意親自寫下《與田興書》,這也讓田興一介平民出現(xiàn)在后人眼中。足見田興確有其人,也足見田興與朱元璋關(guān)系匪淺。

與朱元璋的淵源

田興原籍山東青州府,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田興身材魁梧,孔武過人;為人好打抱不平,輕財任俠,有古俠士風(fēng)。元至正年間,年已成人的田興成了一名小商販。足跡遍布淮河南北、長江兩岸,經(jīng)常出入南直隸之間,販賣貨物之余,順帶行俠仗義。

有一年冬天,田興販賣貨物行至潁州的時候,天降大雪。田興被迫停留在潁州一個叫老子集的地方,在路上荒草之中發(fā)現(xiàn)一少年,生命垂危。俠肝義膽的田興便將少年帶到旅店,為他請醫(yī)備藥,照顧頗周。沒幾日便治好了少年,與他交談,此少年雖然年歲不大,談吐之間卻頗有膽識謀略。二人相談甚喜,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

根據(jù)方志記載,此少年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事情真?zhèn)沃档蒙倘,但是,讀過明史的伙伴們是否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元至正四年,時年十七歲的朱元璋家人相繼餓死、病死。孤苦無依的朱元璋,出于無奈只能去皇覺寺出家為僧。但是寺里的效益也不好,只能打發(fā)僧人出外化緣。朱元璋只能四處游歷化緣乞食,在途中有一次不慎染病,饑寒交迫之際昏倒于荒野之中。被兩個神秘的紫衣人救下,在二人的幫助下恢復(fù)了健康。

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與俱,護視甚至。病已,失所在。凡歷光、固、汝、潁諸州三年,復(fù)還寺。——《明太祖實錄》

這段故事在《明史》、《明實錄》等諸多正史中都有記載。而且具有明顯的神話色彩,朱元璋是被兩個紫衣神仙護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路上染疾被人救濟,這應(yīng)該做不了假。那么這兩個紫衣神仙,真實人物會不會就是田興呢?

這也是筆者唯一能從正史中聯(lián)想到的地方。無論真實與否,朱元璋與田興的有一段過往肯定是假不了的。要不然朱元璋也不會大費周章地尋找田興,甚至身為皇帝降尊給平民寫信,信中言辭情真意切。

文能定策、武能搏猛的奇男子

短暫的相聚之后,田興的繼續(xù)當(dāng)著販夫走卒、行俠仗義的工作。而朱元璋也繼續(xù)游歷乞討于各地。

元至正十二年,朱元璋受兒時伙伴湯和的邀請,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由于作戰(zhàn)勇猛,膽識謀略過人,沒多久便得到郭子興的賞識。被郭子興倚為心腹,甚至將義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

但是郭子興這人那,量小志疏,眼見朱元璋威望越來越高,大有取代他的趨勢。朱元璋處處受到郭子興父子的排擠,甚至后面還發(fā)生了被郭子興囚禁,差點被斬殺的地步。

也正是在此時,消失十余年,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田興又出現(xiàn)了。他找到了朱元璋,二人推杯換盞敘舊。期間,田興告訴朱元璋郭子興不是明主,不值得追隨,應(yīng)該早日自立。

在田興建議下,朱元璋僅帶領(lǐng)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人南掠定遠,是為淮西二十四將。此后的數(shù)年,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于至正十六年攻占了南京,在義軍之間總算是有一席之地了。期間,田興曾多次出入朱元璋軍營,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建功頗多。

在拿下南京后,田興卻選擇了再次離開。他找到常遇春,告訴他“:大業(yè)已定,元璋是位明主,早晚能得天下。我就繼續(xù)云游四方了”。沒成想,田興這一消失,又是十余年,朱元璋果然沒有再見過他。

昔者龍風(fēng)之僭,兄長勸我自為計。又復(fù)辛苦跋涉,參謀行軍,一旦金陵下,告遇春曰;“大業(yè)已定,天下有主,從此浪游四方,安享太平之福,不復(fù)再來多事矣!”我故以為戲言,不意真絕跡也。——《與田興書》

朱元璋再次聽聞到田興的消息,則是在洪武三年。

洪武三年,田興販賣貨物途經(jīng)六合與來安縣接壤的西北山區(qū)。此處地廣人稀、山高林密,經(jīng)常有老虎出沒,毀害莊家、傷人性命。當(dāng)?shù)毓賳T多次組織人手前去捕殺,都是失敗而歸。田興聽聞此事后,憤怒道:“我所經(jīng)行之地,乃有虎擋道乎!”遂一個人單身入山搏殺猛虎,于十天日殺了七只老虎。

當(dāng)?shù)毓賳T聽聞有這等猛士,找到田興,問他姓名,笑而不答。給他賞賜,又擺手不要。當(dāng)?shù)毓賳T就把田興的義舉上報給朝廷,言其形,摹其狀,講其勇,請表彰。朱元璋收到六合的表彰奏疏后,大笑說道:“必吾故人田興也!

明太祖朱元璋喜不自勝,下詔把田興打虎的無名山洼,命名為“打虎洼”,并在打虎洼建立石坊。由大儒宋濂在坊上親自題寫:“大明洪武三年九月田興打虎處”,為田興樹碑立傳。

三次下詔求見,而不得

時隔十余年后,再次收到田興的消息,朱元璋百感交集;叵肫鹕倌陼r被田興搭救,想起平定天下時為他出謀劃策。朱元璋如今已經(jīng)貴為九五之尊,想到的是一定要請到田興,與其共富貴。但是兩次下詔書,田興都視而不見。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親自修書一封交與田興。這已經(jīng)是朱元璋第三次詔請?zhí)锱d了。

信中開頭寫到:“元璋見棄于兄長,不下十年。地角天涯,未知云游之處,何嘗暫時忘也。”兩次詔請都不得見,朱元璋也表達了自己的不解:元璋犯了什么罪過,兄長兩次都不肯與我相見。(兩次詔請,而執(zhí)意不我肯顧,如何見罪至此。)

朱元璋害怕田興是因為自己做了皇帝,如今身份懸殊,忘記了過往情分,不念兄弟舊情。為了打消田興的疑慮,朱元璋在詔書中說道:“皇帝還是皇帝,元璋也還是這個元璋。我只不過是偶然做了皇帝,并不是一當(dāng)皇帝,就不是朱元璋了。我也不會因為當(dāng)了皇帝,就把兄長當(dāng)做臣民了。”

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過偶然做皇帝,并非一做皇帝,便改頭換面,不是朱元璋也。本來我有兄長,并非做皇帝便視兄長為臣民也。愿念弟兄之情,莫問君臣禮。——《與田興書》

朱元璋知道田興習(xí)慣了游歷四方,閑云野鶴的生活,并不強迫他入朝做官。在詔書中繼續(xù)說道:“國家政務(wù),兄長如果愿意幫助元璋,就當(dāng)個一官半職。如果不愿意,也但憑兄長的意愿。此次相見只談兄弟之情,不談國事。”

至于明朝事業(yè),兄長能助則助之,否則聽其自便。只敘弟兄之情,不談國家之事。美不美,江中水,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與田興書》

這篇詔書寫的情真意切,誠懇備至,也是朱元璋為數(shù)不多的好文章。朱元璋害怕田興還是不來相見,在詔書最末寫到:“再不過江,不是腳色!”朱元璋的言外之意是,你平日自詡為英雄好漢,行俠仗義。如今卻連故人的面都不敢見,你還算什么英雄好漢?

果然,這一激將,田興終于露面了,前往南京面見朱元璋。朱元璋以家人禮接待田興,親自前往龍江迎田興。朱元璋也不強人所難,不談國事,兄弟二人只是把酒言歡,經(jīng)常暢聊到深夜,情誼如初。逗留月余,田興多次辭行,朱元璋都不肯。

洪武四年,一代奇男子田興病逝于南京。朱元璋聽聞后,悲拗不已,親自為田興治喪。并下詔冊封田興的兩個兒子為指揮使,田興的兒子受父遺命,不肯為官,執(zhí)意回到六合為民。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